时间: 2025-04-26 07: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06
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空亡羊。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为了学习却仍然无法理解自己的肩背,读了万卷书籍却如同失去了方向的羊,毫无实用价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失去羊后进行补救,但这里用“亡羊”来形容失去方向感,说明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则可能导致空耗时间。
作者介绍: 沈焕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学习和人生的思考,注重内心的感悟与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士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极高。然而,沈焕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学习中的迷茫和对实际效果的思考,表达了对学习方法的怀疑与困惑。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困惑和反思。开头“为学未能识肩背”,可以看出诗人虽然努力学习,但却未能明白自己在学什么、学的意义何在,暗示了学习过程中缺乏方向。接着“读书万卷空亡羊”更是将这种迷茫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阅读了大量书籍,然而却像失去方向的羊一样,最终只是一场空忙。
诗中用“亡羊”这个意象,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无助与迷茫,也引发读者对学习的重新思考: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是否应该关注学习的目的与方向。整首诗语调沉重而又深刻,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反思,警示人们在学习道路上不要忽视内心的声音和真实的需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学习的意义与方向,表达了在求知过程中,若没有明确目标,所获得的知识可能会变得毫无价值,提醒人们在学习中要保持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为学未能识肩背”的意思是?
A. 学习了很多知识
B. 理解自己的责任
C. 迷失了方向
“读书万卷空亡羊”中的“亡羊”比喻什么?
A. 失去的机会
B. 迷失的方向
C. 无法挽回的损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沈焕的诗更为内省,集中在个人的学习与反思上,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状与个人命运。两者在主题上均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却在情感表达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