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17:48
凭虎蝃蝀逼人寒,中有危亭百尺宽。
天接水腰呈绝景,风回帆脚涨狂澜。
半稿落日吟将就,一抹晴烟画亦难。
不是酒杯今日窄,直须邀月上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环境,亭子高耸在水边,四周景色绝美。眼前的景象仿佛与天相接,水面波涛汹涌,帆船在风中摇曳。夕阳西下,我吟诵着未完成的诗篇,眼前的美景如同画卷般难以描绘。今天酒杯显得太窄,唯有邀月共饮,才能解此寂寞。
“邀月”这一典故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象征着雅致的饮酒场景,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孤独的解脱。
朱南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风格高雅,常以山水、抒怀为主题。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某风景名胜地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孤独的思考。在诗人看来,尽管环境寒冷,但内心的情感却如水波涌动。
《垂虹亭》是一首表现山水之美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佳作。诗人通过描绘寒冷的环境,展现了一个高耸的亭子,仿佛与天水相接,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诗中“风回帆脚涨狂澜”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涛的壮阔,与静谧的亭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的力量与诗人心境的微妙变化。
夕阳西下,诗人感到诗稿未完成,似乎无法完全捕捉眼前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无奈与渴望。最后一句“直须邀月上栏干”,不仅是对饮酒的渴望,也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追求灵魂的寄托与心灵的交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危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狂澜”指的是什么?
比较朱南杰的《垂虹亭》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朱南杰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王维则体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境界。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之美,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