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洲岩

《三洲岩》

时间: 2025-04-26 18:05:45

诗句

误入三洲境路新,碧苔苍藓静无尘。

天边莫问乘槎客,洞里难寻采药人。

芝草笼烟闲白昼,桃花流水几青春。

我来未尽穷幽讨,且把清吟刻翠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45

原文展示:

误入三洲境路新,
碧苔苍藓静无尘。
天边莫问乘槎客,
洞里难寻采药人。
芝草笼烟闲白昼,
桃花流水几青春。
我来未尽穷幽讨,
且把清吟刻翠珉。

白话文翻译:

误入三洲的地方,路途显得陌生,
青苔和苍苔在这里静静无尘。
天边不要去询问那乘木筏的旅人,
在洞里也难以找到采药的人。
芝草隐约笼罩在烟雾中,悠闲的白天,
桃花流水中流淌着几许青春。
我来这里还未能穷尽这幽静的探索,
不妨将我的清吟刻在这翠绿的石头上。

注释:

  • 三洲:指三洲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水环境。
  • 碧苔苍藓:青苔和苍苔,形容环境的幽静、清幽。
  • 乘槎客:乘坐木筏的人,象征漂泊或寻求道士。
  • 洞里:隐喻隐秘之处。
  • 芝草:灵芝,象征长生不老的草药。
  • 青春: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清吟:清新的吟唱,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公瑾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生平较为神秘,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三洲岩》作于李公瑾游历三洲山时,诗人被这一静谧的自然环境所吸引,产生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作品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三洲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的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思考与感悟。首联“误入三洲境路新”,以“误入”开篇,给人一种偶然的感觉,似乎诗人并非有意而来,但这恰恰体现出他对自然的无意间的欣赏与珍惜。接下来的“碧苔苍藓静无尘”,以细腻的描写捕捉到自然的静谧,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只有苔藓的翠绿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

诗中提到的“天边莫问乘槎客”,则显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与疏离,诗人不希望被外界的纷扰所打扰,选择在这片清幽之地静享生活。而“洞里难寻采药人”则暗示了那种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士在这片宁静之地愈发显得难得,暗含着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芝草笼烟闲白昼,桃花流水几青春”两句,诗人以自然景象比喻青春的流逝,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令人感到惆怅与珍惜。而最后的“我来未尽穷幽讨,且把清吟刻翠珉”,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探索欲望,决心在此留下自己的吟唱,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误入三洲境路新:偶然来到三洲,路途显得陌生,暗示一种新奇的体验。
  • 碧苔苍藓静无尘:环境的宁静,青苔和苍苔的存在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时间的流逝。
  • 天边莫问乘槎客:不必去询问外界的旅人,彰显了隐逸的心态。
  • 洞里难寻采药人:洞内的宁静与隐秘,暗示追求长生的道士已难寻。
  • 芝草笼烟闲白昼:灵芝笼罩在烟雾中,表现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桃花流水几青春:桃花与流水相伴,象征生命的流转与青春的短暂。
  • 我来未尽穷幽讨: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探索欲望。
  • 且把清吟刻翠珉:希望将自己的吟唱留在这片自然中,体现了对艺术与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桃花流水”比喻青春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环境赋予情感,表现其静谧与美好。
  • 对仗:如“碧苔苍藓”、“芝草笼烟”,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洲:象征隐秘之地,代表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碧苔苍藓:象征环境的清幽、纯净。
  • 芝草: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代表超脱的理想。
  • 桃花流水:象征生命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春”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的活力
    b. 自然的美
    c. 生命的短暂
    d. 追求的目标

  2.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3. “芝草笼烟”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氛围? a. 忧伤
    b. 悠闲
    c. 忙碌
    d. 热闹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更显豪放与奔放。
  • 王之涣《登鹳雀楼》:虽然主题相近,但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色与人生志向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公瑾与其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俞给事知宣州 长兄冬夕递宿偶成长句上寄 上许州吕相公嗣崧许康诗二首并序 其二 许康诗 哭郭仲微三首 题玉溪符上人清风阁 朝天岭 病兴 鹿鸣筵饯诸秀才赴举 已落牡丹 礼局致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齿字旁的字 眉头不伸 包含徒的成语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负险不臣 愚忠愚孝 锦瑟年华 皮字旁的字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鈚箭 水碧山青 包含偏的词语有哪些 公税 提土旁的字 练色 包含傩的词语有哪些 牵筋缩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