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27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
作者:邓文原
涧石萦纡紫竹丛,
晴云吹落水晶宫。
夜寒身宿群峰顶,
花尽春归万木中。
傥买山田营破屋,
时过僧寺驾孤篷。
只应渺渺轩前路,
杖履长陪鹤发翁。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三月的最后一天,与成父一同游览道场山的所见所感。溪水潺潺,紫竹环绕,晴空之下,云朵似乎吹落了水晶宫的辉煌。夜晚寒冷,我在山顶的宿所中入睡,春天的花朵已经凋零,万木沉寂。或许可以买下山田,搭建一间破屋,时常经过僧寺,驾着孤舟漫游。想来未来的道路渺茫,只能陪伴着这位白发翁沉浸于此。
邓文原,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简练明快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常常蕴含哲理。
这首诗作于三月的最后一天,正值春末,诗人游览道场山,寄情于山水之间,感慨春去花落,生活的渺小与孤独,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境。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是一首细腻而具有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切联系。诗中以春天的花朵凋零作为引子,感叹光阴的流逝,表现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涧石与紫竹,晴云与水晶宫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夜晚的寒冷与山顶的孤独,使得诗人内心的孤寂更加深刻。然而,面对未来的渺茫,诗人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在提醒自己,尽管人生路途不易,却总能在自然中找到寄托与安慰。通过“杖履长陪鹤发翁”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老年人生活智慧的向往,表现了对生命历程的尊重与理解。
整首诗情感深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心境与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淡泊。
诗中提到的“夜寒”指的是:
A. 白天的寒冷
B. 夜晚的寒冷
C. 四季的寒冷
D. 早晨的寒冷
“杖履长陪鹤发翁”中的“鹤发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中年人
C. 老年人
D. 小孩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伤感
B. 愉悦
C. 平静与淡泊
D. 激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