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烛影摇红 赠高莹蟾

《烛影摇红 赠高莹蟾》

时间: 2025-04-29 01:35:14

诗句

心冷狙徒,志循教父寻宗祖。

上天秘诀始恢弘,冰雪充灵腑。

封闭庚金土釜。

定阴阳、斡旋子午。

应时升降,造化希夷,三光明吐。

性命相资,地天交泰分宾主。

湛然昏默契神功,法像周沙普。

此理君休轻侮。

莫贪爱、纵心*矩。

一朝功满,三岛同归,名超今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35:14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赠高莹蟾》
王吉昌 〔元代〕

心冷狙徒,志循教父寻宗祖。
上天秘诀始恢弘,冰雪充灵腑。
封闭庚金土釜。定阴阳斡旋子午。
应时升降,造化希夷,三光明吐。
性命相资,地天交泰分宾主。
湛然昏默契神功,法像周沙普。
此理君休轻侮。莫贪爱纵心矩。
一朝功满,三岛同归,名超今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内心冷静、不被外界影响的人,寻求教父和宗祖的教导。上天的奥秘刚刚被揭示,犹如冰雪融化在灵魂深处。封闭的金土如同一个炉灶,调和阴阳的变化。事物的生长与衰退都是顺应时节,造化的变化如同三大光明的吐露。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天地和谐如同宾主相交。深沉的默契形成了神秘的功法,法则像周围的沙土那么明显。这一切道理请你不要轻视,也不要贪恋而放纵自己的欲望。只要功成名就,便能同归三岛,超越古今的名声。


注释:

  • 狙徒:指狙击、追求名利的人。
  • 教父、宗祖:指传授教义的师父和宗教的祖先。
  • 庚金:五行中的金,代表金属。
  • 子午:指时辰,阴阳变化的节点。
  • 三光:日、月、星光,象征自然现象。
  • 宾主:比喻人与自然的关系。
  • 湛然:深沉安静的样子。
  • 法像:法则的形象,表示宇宙的规律。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天秘”、“冰雪”、“三光”等,都是道教思想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运行的理解与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吉昌是元代著名的道教诗人,他的诗作多受道教思想影响,风格清新脱俗,注重内心的修炼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表达了道教对修道者的期许与教导,旨在鼓励高莹蟾在修道的道路上坚持不懈,追求真理。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 赠高莹蟾》是王吉昌在道教思想影响下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与对自然的思考。全诗以“心冷狙徒”开篇,展现了一个修道者在追求真理时的内心状态。紧接着提到“上天秘诀”,暗示了更高的智慧和真理的追寻。

“冰雪充灵腑”则描绘了内心的纯净与清明,似乎在强调修道者应当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晰。在对宇宙法则的叙述中,诗人通过“定阴阳斡旋子午”的意象,传达了对自然变化规律的理解。

后半部分,诗人警示修道者不要轻视自然法则,也不要因贪恋而迷失自我。这种对修行者的鼓励与劝诫,体现了道教的核心思想: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极具特色,无论是“庚金土釜”还是“善待三光”,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整体上,诗作既有哲理性,又富于音乐感,展现了王吉昌作为道教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心冷狙徒:表明诗人内心冷静,追求真理。
    • 志循教父寻宗祖:渴望通过教导找到根源。
    • 上天秘诀始恢弘:天上的秘密正在广泛传播。
    • 冰雪充灵腑:内心清澈如冰雪。
    • 封闭庚金土釜:比喻内心的守护。
    • 定阴阳斡旋子午:调和阴阳变化。
    • 应时升降:顺应自然规律。
    • 性命相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 湛然昏默契神功:内心深沉与神秘的功法相契合。
    • 此理君休轻侮:劝诫不要轻视这些道理。
    • 一朝功满:一旦修行成功,便能超越。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雪充灵腑”比喻内心的清澈。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内心的修炼与对自然法则的尊重,鼓励修道者追求真理,保持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 心冷:象征理智与清明,表示修道者应有的心态。
  • 冰雪:代表纯净与宁静,反映内心的清澈。
  • 三光:日、月、星的象征,代表自然的法则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庚金”代表什么?

    • A. 水
    • B. 金
    • C. 木
    • D. 火
  2. “性命相资”意指什么?

    • A. 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 B. 生活的无奈
    • C. 人类的欲望
    • D. 教导的传承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作品相比,王吉昌的《烛影摇红》更注重道教哲理,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吉昌研究》
  • 《道教文化与古典诗词》
  • 《元代文学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永遇乐 其八 呈赵晋臣敷文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满庭芳·急管哀弦 信笔再和二首 卜算子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赵有真得归.....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送剑与傅岩叟 洞仙歌 临江仙 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热开头的成语 一字旁的字 律风 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先河后海 邪谄 王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敢不听命 一物克一物 青禽 阙坏 如不胜衣 公位 包含娥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赏不遗贱 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