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6:35
节序忽惊心。重九将临。四时悲乐总由人。若使椿萱今健在,佳节堪欣。椿树又凋零。一载悲生。黄花开处最伤神。从此莫将佳节唤,唤作萧辰。
节气的变换令我感到惶恐,重阳节即将来临。四季的悲欢离合总是由人来决定。如果椿树和萱草如今依然健在,这个佳节便会令人欣喜。然而,椿树又将凋零,经历了一年的悲苦生活。黄花盛开的地方最让人伤感。从今往后,不要再把这个佳节称作欢庆的时刻,而应该称作凄凉的时辰。
黄琬璚,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思念为主,风格清新而沉郁。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夕,表达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哀思,以及在节日来临时内心的悲凉与惆怅。
《浪淘沙》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季节变换与节日的感慨,寄托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诗的开头即以“节序忽惊心”引入,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节日的临近给人带来的惶恐感。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团圆和庆祝的日子,但在诗人看来,却充满了悲伤。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若使椿萱今健在”的设想,表达了对父母的怀念与渴望,若父母在世,节日的到来必然会充满喜庆。然而,现实却是“椿树又凋零”,生命的无常让人感到无奈和痛苦。此时的“黄花”,即重阳节的象征,成了诗人心中最伤感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因此,诗人最后呼吁不再将佳节视作欢庆,而是将其视为“萧辰”,表明了对旧日幸福生活的追忆与对生离死别的无尽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的反思,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节日的欢庆在失去亲人之后,变得愈发苍凉,反映了人们在欢笑之余的孤独与无奈。
重阳节是指农历哪一天?
诗中“椿树又凋零”指代什么?
诗人希望节日变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