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张夫人寄芽茶

《谢张夫人寄芽茶》

时间: 2025-07-28 17:32:24

诗句

半炉松火汲清泉,净洗砂铛手自煎。

度得银瓶香欲透,一瓯先供绣幢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2:24

原文展示:

半炉松火汲清泉,
净洗砂铛手自煎。
度得银瓶香欲透,
一瓯先供绣幢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用松火煮茶的场景。他用清泉水,认真清洗砂铛,亲自煎茶。当茶水的香气慢慢散发出来时,他便先将这一杯茶奉献在绣幢(绣帷)前。

注释:

  • 半炉松火:指用松木生火,松火燃烧持久且香气芬芳。
  • 汲清泉:用水桶从清澈的泉水中取水。
  • 净洗:认真清洗。
  • 砂铛:茶具的一种,通常是用砂制成的。
  • 自煎:亲自煮茶。
  • 银瓶:盛茶的器具,通常为银制,能够保持茶的香气。
  • 香欲透:茶香已经开始散发出来,很浓郁。
  • 绣幢前:绣幢是装饰华丽的帷幕,通常用来表示尊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氏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寄送茶叶给张夫人时,表现了他对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敬意。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清晨独自煮茶的情景,松火的温暖与清泉的洁净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人在煮茶的过程中,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每一个步骤,从汲水到煎茶,再到香气的散发,体现了其对茶的讲究与认真。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茶的香醇,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将茶奉献于绣幢前,既是一种礼仪,也象征着对友人的尊重和祝福。整首诗在简洁中蕴藏着深意,使人品味出茶文化的雅致与人际交往的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炉松火汲清泉:描绘了清晨煮茶的情景,松火为茶增添了自然的香气。
  • 净洗砂铛手自煎:强调了作者对茶具的认真清洗,体现了对茶的尊重。
  • 度得银瓶香欲透:茶香开始散发,暗示着茶的品质与作者的用心。
  • 一瓯先供绣幢前:将茶奉献于绣幢前,展示了对友人的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松火比喻温暖与自然的和谐。
  • 拟人:茶香“欲透”,赋予了茶香生命力。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敬意,体现了清雅的茶文化与人际间的真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火:象征自然与温暖,代表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
  • 清泉:象征纯净,寓意高洁的品性。
  • 银瓶:象征珍贵的友情与茶的优雅。
  • 绣幢:象征尊贵与礼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半炉松火”主要指什么? A. 火炉
    B. 松木生的火
    C. 炉子

  2. 诗中用来煮茶的器具是什么? A. 银瓶
    B. 砂铛
    C. 茶杯

  3. “一瓯先供绣幢前”中的“绣幢”代表什么? A. 一种食物
    B. 华丽的帷幕
    C. 一种饮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写自然的美,但更侧重于自然对人心灵的滋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草作为意象,表现别离的情感,与《谢张夫人寄芽茶》在意境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茶文化》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送张绾游钟陵 吴门晚泊寄句曲道友 西京道德里 夏州胡常侍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 中秋夜不见月 江北 封禅寺居 仿玉台体 寄陆龟蒙(李相公在淮南征陆龟蒙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豹死留皮 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虎不食儿 游动哨 包含粉的成语 糹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嗟悔亡及 包含正的成语 門字旁的字 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慎节 包含鈇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逢场作乐 招事惹非 干槁 麻字旁的字 令酒 车水马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