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明后三日偕陈尧伯冼衍孔卢少虚南浦泛舟遇雨

《清明后三日偕陈尧伯冼衍孔卢少虚南浦泛舟遇雨》

时间: 2025-05-02 14:30:21

诗句

春流南浦绿,泛棹晚风前。

对酒争传曲,狂歌独扣舷。

山云来骤雨,岸火起新烟。

何处兰桡女,褰裳湿采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0:21

原文展示:

春流南浦绿,泛棹晚风前。
对酒争传曲,狂歌独扣舷。
山云来骤雨,岸火起新烟。
何处兰桡女,褰裳湿采莲。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溪水在南浦轻轻流淌,船在晚风的吹拂下前行。
大家对着酒杯争相传唱歌曲,我独自一人狂歌,敲打着船舷。
山间的云层突然聚集,倾盆大雨袭来,岸边的烟火随之升起。
哪里有那位采莲的姑娘,裙裳湿透了在水中采莲呢?

注释:

  • 春流:春天的溪水。
  • 南浦:南方的河岸或水边。
  • 泛棹:划船、划桨的意思。
  • 扣舷:敲打船舷,表示兴奋或节奏感。
  • 骤雨:突如其来的大雨。
  • 岸火:岸边的烟火,可能指渔民点燃的火焰。
  • 兰桡女:采莲的女子,手持兰舟。
  • 褰裳:提起裙子,以免弄湿。
  • 湿采莲:在雨中采莲,形象生动。

典故解析:

本诗描写了春日南浦的游船情景,表现了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时的欢愉与突如其来的雨景交织的情感。诗中提到的“兰桡女”与“采莲”均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畅,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冷暖,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明节后的春日,正值游春赏花的时节,诗人与友人泛舟南浦,享受春光。然而,突如其来的骤雨又打破了宁静,体现了自然的不可预测与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春日游览的悠闲与惬意,开头描绘了春流与晚风,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随着对酒歌曲的吟唱,诗人展现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然而,随后描写的骤雨与岸边的烟火却让这一切变得复杂,突出了自然的无常与人生的变幻。诗中“何处兰桡女,褰裳湿采莲”一句,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整首诗在欢愉与忧虑之间游走,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春流南浦绿”描绘出春水流淌的生动场景,色彩鲜明,充满生机。
  • 第二句:“泛棹晚风前”则传达出轻松的游船体验,晚风轻拂,令人心旷神怡。
  • 第三句:“对酒争传曲”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畅饮、歌唱的欢乐场景,显示出友谊的温暖。
  • 第四句:“狂歌独扣舷”表现出诗人独自的狂欢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第五、六句:雨的来临,急促而突兀,表明了自然的变化。
  • 最后两句:以“兰桡女”作为结尾,带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流南浦绿”,用“春流”比喻春天的生机。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雨云的“来”,使自然现象富有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日游船的欢乐与突如其来的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变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春流:象征着生机、希望。
  • 兰桡女:代表着女性的柔美与自然的和谐。
  • 骤雨:象征着生活中的突发变故与不可预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春流与晚风
    B. 秋风与落叶
    C. 冰雪与寒风

  2. 诗人独自狂歌是因为: A. 孤独
    B. 欢乐
    C. 忧伤

  3. “兰桡女”指的是哪个职业: A. 采茶女
    B. 采莲女
    C. 渔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情,但其情感更为沉静清幽,而李畅的诗则融合了欢愉与忧虑,展现出生活的多元性。两首诗皆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心,但表现的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
  • 《李畅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师厚和叔喜病起相招 棣华堂 答和叔见寄 司徒杜正献公挽辞二首 其二 圣俞约晚见过不至 和杜七学士见寄 答曼叔见谢颍桥相过之什 奉和乔的馆宿 奉同中道锁宿南宫思宝奎殿前花树子 同化光陪宁极之滍阳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豁閜 曲曲折折 撞钟击鼓 自感应 靣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瓦解冰销 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遗劳 肃然生敬 倒持干戈 探绎 慰情聊胜于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