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6:01
应门有子乐三余,
百尺高梧学士庐。
独坐石边无底事,
兴来时课数行书。
在门口有个孩子乐于玩耍,
高耸的梧桐树下是学士的住所。
我独自坐在石边,心中无所事事,
兴致来了时便写上几行字。
钱维桢(1645-1715),字天爵,号梅溪,江苏人。清代诗人,以诗词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田园之美。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此诗写于闲暇时光,诗人于庭院中独坐,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宁静。通过描绘自己与环境的互动,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闲适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庭院中独坐,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诗人在门前看到孩子的欢笑,联想到高耸的梧桐树,恍若回到了自己求学时的岁月。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带出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思考。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将这种闲适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在无所事事中,偶尔兴起的书法练习,展现了文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沉思。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传达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
应门有子乐三余
百尺高梧学士庐
独坐石边无底事
兴来时课数行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艺术的陶冶,体现了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中提到的“百尺高梧”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高洁的理想
C. 孩子的欢笑
诗人独坐石边时感到:
A. 无聊
B. 兴奋
C. 忧伤
诗中提到的“兴来时课数行书”主要表示:
A. 书法的热爱
B. 无所事事
C. 与人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