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38
别冯判官
(高适)
碣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
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
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
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
这首诗描写的是辽西的碣石地区和渔阳、蓟北的天际。关山只有一条道路,雨雪覆盖了三边的土地。才子此时正在他乡作客,将军此刻正渴望贤才。我遥远地知道在幕府中,书记们每天都忙于书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士人和将军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唐代重视文人的社会风气。
作者介绍:
高适(703年-765年),字达夫,号穷睇,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今山西省。他的诗多表现边塞生活和战争景象,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别冯判官》创作于高适与冯判官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前途的思考。
《别冯判官》是一首表现友情和离别之情的诗作。开篇以“碣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描绘了辽西和渔阳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接下来,通过“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表现出边疆的艰难险阻,暗示离别的沉重。诗中“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一句,既表达了对才子的渴望,也体现了士人对将军的敬仰与期望,二者的关系紧密而深厚。最后一句“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则表现了诗人在离别之际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期盼,透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融入了人际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关怀,同时反映了对才华与理想的追求,揭示了人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碣石辽西地”中的“碣石”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辽东
B. 辽西
C. 渔阳
D. 蓟北
诗中“将军正渴贤”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对才华的渴望
B. 对战争的渴望
C. 对和平的渴望
D. 对友情的渴望
诗中“书记日翩翩”中的“翩翩”是用来形容什么?
A. 书信的频繁
B. 人的轻盈
C. 自然的变化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适的《别冯判官》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高适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期许,而王之涣则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壮志情怀。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均有各自的特色。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别冯判官》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唐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