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7:49
闰後春深雪始销,东风凌铄势方豪。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少年自与芳菲竞,莫笑衰翁拥弊袍。
闰后的春天已经深了,雪开始融化,东风正劲,显得气势非凡。阳光照耀下,草木开始复苏,黄泉也苏醒过来,冰层破裂,江湖泛起白色的浪花。我未曾报答国家的恩情,叹息自己的病骨,真令人怜惜,身处一只渔船中。年轻的时候自与春花争艳,别笑我这衰老之翁披着破旧的袍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以其散文和诗词而闻名,尤其以《醉翁亭记》最为人熟知。欧阳修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关心。
本诗创作于春天,描绘了春天来临时自然界的变化以及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在晚年时怀念年轻时的斗志与激情,表达了对国家的愧疚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春雪的融化和万物复苏,表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希望和生机。然而,诗人却在这美好的春天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奈和愧疚。他感叹自己未能报答国家的恩情,身心俱疲,如同一只孤舟在江湖中漂泊,令人倍感忧伤。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年轻时的自信与现在的失落。年轻时,他可以与春花争艳,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而如今却被岁月磨平了棱角,衰老的身体和破旧的袍子成为他生活的写照。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不仅富有生动的描绘,也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经历对比,表达了对年轻时的怀念以及对衰老无奈的接受,深刻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国家的愧疚。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东风”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对年轻时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