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朱槿花

《朱槿花》

时间: 2025-05-06 05:52:45

诗句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52:45

原文展示:

朱槿花
作者: 李绅 〔唐代〕
瘴烟长暖无霜雪,
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
不知开落有春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朱槿花在温暖的环境中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人感慨花开花落的无常,表达了对春风的依赖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注释:

  • 瘴烟:指湿热的空气,常见于南方地区,形容气候潮湿闷热。
  • 长暖:指长时间的温暖气候。
  • 槿:即朱槿花,常用作装饰,花色鲜艳。
  • 芳菲:形容花草的芬芳美丽。
  • 四时:四季,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也是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绅,字梦阮,号青山,唐代诗人,以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绅生活的南方地区,正值气候温暖的季节,朱槿花开放,诗人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反映了自然规律与个人情感的关系。

诗歌鉴赏:

《朱槿花》通过对朱槿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瘴烟长暖无霜雪”,勾画出南方湿热的气候,给人以温暖而压抑的感觉。接下来的“槿艳繁花满树红”,则展现了朱槿花的美丽,鲜艳欲滴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朝气。然而,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由花的美丽转向对季节变化的感慨,“每叹芳菲四时厌”,表现了诗人对短暂美好的叹息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不知开落有春风”则是诗的点睛之笔,春风象征着生命的轮回,暗示着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鼓励人们接受生命的变迁与无常。整首诗既有对生命美的赞美,又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现了李绅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瘴烟长暖无霜雪”:描绘了南方潮湿温暖的气候环境,暗示这个地方的独特气候特点。
    • “槿艳繁花满树红”: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朱槿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繁华。
    • “每叹芳菲四时厌”:表达了诗人对花开花落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不知开落有春风”:点明了自然规律,暗示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朱槿花的盛开比作生命的美好。
    • 拟人:赋予花朵情感,使其与诗人的感受产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朱槿花的绽放与凋零,反映了生命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接受和对生命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 朱槿花:象征着青春、活力和生命的美好。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暗示生命的循环和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瘴烟”指的是什么样的气候?

    • A. 寒冷
    • B. 温暖湿润
    • C. 干燥炎热
    • D. 风雪交加
  2. 朱槿花的颜色在诗中是怎样描述的?

    • A. 白色
    • B. 黄色
    • C. 红色
    • D. 紫色
  3.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什么?

    • A. 无所谓
    • B. 叹息与接受
    • C. 抗拒时间
    • D. 忽略变化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朱槿花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前者着重于花的美丽和无常,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离别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绅诗集》

相关查询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先妣忌日发昭化 次赵保之清明即事五绝 发阆州二绝 酬东风引 读汉事 刘家江阻风二首 念奴娇(敬借老人灯韵为寿) 治平寺清音堂 五月庚申梦人相指为马周且诵诗两句觉而足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休的成语 名闻天下 三撇旁的字 唾玉钩银 小辈 丧身失节 说哾 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妇人女子 五局 池鱼幕燕 风云变态 隹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水仙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