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家

《山家》

时间: 2025-05-07 23:03:33

诗句

略彴横施磴道偏,棱棱石齿草芊芊。

溪宽树影遥沈水,云起山峰上接天。

尘世莺花浑是梦,烟霞鸡犬尽疑仙。

亦知大隐非容易,欲向此中小结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3:33

原文展示:

略彴横施磴道偏,棱棱石齿草芊芊。
溪宽树影遥沈水,云起山峰上接天。
尘世莺花浑是梦,烟霞鸡犬尽疑仙。
亦知大隐非容易,欲向此中小结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小道,曲折而狭窄,路旁石头棱角分明,草木繁茂。溪水宽广,树影在水中悠然沉浮,云雾缭绕,山峰直插云天。尘世的花鸟似乎都只是梦幻,烟霞中鸡犬的鸣叫也让人觉得如同仙境。虽然我明白隐居生活并非易事,但我还是想在这里小小地安顿一下。

注释:

  1. 略彴:略微的波折,指山路。
  2. 磴道:石阶路,山间的小路。
  3. 棱棱石齿:石头的棱角,形态多样。
  4. 草芊芊:形容草木繁盛。
  5. 溪宽:溪水宽阔。
  6. 树影遥沈水:树影在水中逐渐沉没。
  7. 云起山峰上接天:云雾在山峰上升起,似乎与天空相连。
  8. 尘世莺花:指人间的鸟鸣花香。
  9. 烟霞:形容山间的云雾。
  10. 鸡犬尽疑仙:鸡犬的叫声在烟雾中让人觉得身处仙境。
  11. 大隐:隐居生活。
  12. 小结廛:小店或小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多有隐居之愿,追求田园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诗歌鉴赏:

《山家》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开头两句以“略彴横施磴道偏”写山道的曲折,给人一种行走其间的真实感,而“棱棱石齿草芊芊”则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野画卷。接下来的“溪宽树影遥沈水,云起山峰上接天”则进一步提升了意境,溪水与树影的交融,云雾与山峰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弥漫着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尘世莺花浑是梦,烟霞鸡犬尽疑仙”则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淡漠,认为这些都只是梦幻,反而更向往那种超脱于世的隐居生活。诗的最后一句“亦知大隐非容易,欲向此中小结廛”,则真实地反映了隐居生活并非易事,尽管如此,诗人依旧渴望在这山中找到一处栖息之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略彴横施磴道偏:山路曲折,给人一种行走的体验。
  2. 棱棱石齿草芊芊:石头的棱角与草木的茂盛形成鲜明对比。
  3. 溪宽树影遥沈水:溪水宽广,树影映入水中,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
  4. 云起山峰上接天:云雾在山峰上升腾,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
  5. 尘世莺花浑是梦:尘世的花鸟只是梦幻般的存在,表现出对世俗的淡漠。
  6. 烟霞鸡犬尽疑仙:山间的云雾与鸡犬的声音,似乎让人觉得身处仙境。
  7. 亦知大隐非容易:表明隐居生活的艰难。
  8. 欲向此中小结廛:表达了渴望在此安顿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尘世莺花浑是梦”,暗喻世俗生活的虚幻。
  • 对仗:如“溪宽树影遥沈水,云起山峰上接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高远与超脱,代表隐逸的理想。
  2. 溪水:流动的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
  3. 树影:树木的影子象征着遮蔽与宁静。
  4. 云雾:代表着神秘与超然,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5. 莺花:象征着世俗的美好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尘世莺花”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世俗的淡漠
    • C. 对繁华的追求
    • D. 对田园的喜爱
  3. 诗中“亦知大隐非容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隐居生活的简单
    • B. 对隐居生活的厌倦
    • C.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理解
    • D.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山家》均表现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但《山居秋暝》更侧重于孤独与宁静的氛围,而《山家》则在隐逸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作了更深的探讨。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入门》
  3.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姜夔尧章谒石湖先生 读汉书二首 其一 又题寺後竹亭 郡圃残雪三首 过上湖 和周仲容春日二绝句 跋姜春坊梅山诗集二首 张子仪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 积雨小霁,暮立卷书亭前二首 题徐衡仲西窗诗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蛮触相争 言字旁的字 包含叹的成语 腰鼓兄弟 吟鞭 悼怅 荧光增白剂 救火扬沸 几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什面 鹿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包含韩的词语有哪些 有我无人 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命耳训 列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