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1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15:21
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 其二
夏实每看当鸟尽,
冬花何事向人妍。
不堪憔悴行吟后,
故弄阳春欲雪前。
正苦白头愁兀兀,
谁家黄蝶过娟娟。
杖藜立断斜阳影,
泪尽西风送菊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夏天的果实看似在鸟儿都已归去时才可见,而冬天的花朵为何在此时仍然这样动人呢?经历了许多忧愁与憔悴,诗人感到在阳春即将来临之前,心中却充满了无奈和悲伤。白发苍苍的他面临着愁苦,目送着黄蝶轻盈飞过。此刻,他拄着拐杖,立于斜阳的影子下,泪水已尽,随风送走了满天的菊花。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子昻,号青藤,晚号醉吟先生,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徐渭的诗风豪放、奔放,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他不仅在诗歌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在绘画和戏剧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经历了许多个人的磨难与社会的动乱,心境愈加沉重。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徐渭的《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 其二》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以春夏秋冬的变迁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夏实”“冬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季节的交替感,从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夏实每看当鸟尽,冬花何事向人妍”,通过季节的象征,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惆怅,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接下来的“不堪憔悴行吟后,故弄阳春欲雪前”,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中艰辛与无奈的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正苦白头愁兀兀,谁家黄蝶过娟娟”则通过黄蝶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黄蝶象征着自由与美好,恰恰是诗人心中那一丝难得的慰藉。而“杖藜立断斜阳影,泪尽西风送菊天”则以凄凉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最终思考与归宿,给人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刻画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与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索与哲理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夏实每看当鸟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谁家黄蝶过娟娟”中的黄蝶象征着什么?
诗人使用“杖藜立断斜阳影”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徐渭的作品和明代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