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5:23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在北山的白云之中,隐士自得其乐。
相对而望,试着登高,心情随着雁群飞去而消散。
我开始愁绪因薄暮而起,兴致却是在清秋时节涌动。
时常见到归来的村民,在沙滩上休息渡头。
天边的树木像荠一样稀疏,江边的洲渚如同明月。
何时能载着美酒来,共同欢醉重阳佳节呢?
作者介绍: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生于襄阳,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他追求隐逸生活的心态。
此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北山登高望远时的情感体验。开篇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隐者在白云之间怡然自得,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宁静。接着,诗人试图登高远望,心情随雁飞而消散,展现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淡淡忧伤。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受到薄暮时分的愁绪,但又被清秋的兴致所唤醒,体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最后,诗人希望能够与友人共饮重阳的美酒,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向往,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隐者”指的是:
A. 诗人
B. 乡民
C. 隐居的人
D. 游子
“心随雁飞灭”中的“雁”象征着:
A. 朋友
B. 思乡
C. 孤独
D. 自由
诗人希望何时与友人共饮: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