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44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我从山谷中走出,正是午后时分;
回到家时,太阳已经西沉。
回头望去下山的路,只见牛羊成群。
砍柴的人暗自迷失,草中的虫鸣也听不见。
家门还未关上,我伫立在这里,望着我的丈夫。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孟浩然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在诗中,"牛羊"象征着田园的安宁与富饶,"樵子"则体现了人们在田园生活中的辛劳与迷惘。
作者介绍:孟浩然,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代表了山水田园诗的风格。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宁静田园生活的渴望,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的依恋。
孟浩然的《游精思观回》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开篇的“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展示了诗人在经历了一天的游览后,回到家的过程,平凡的生活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此句中的“未停”和“已曛”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活的匆忙。
接下来的“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则通过牛羊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田园的宁静与和谐美好,牛羊的存在象征着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依恋。再看“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这一句通过对砍柴人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暗示着人们在自然中迷失的无奈与孤独感。
最后的“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情感真挚且浓烈,诗人在等待中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期待的情绪,突显出人性中的柔软与温暖。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与安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呈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出谷未停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樵子暗相失”中的“暗”字有什么含义?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