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22
已矣金牌,叹黄龙痛饮,此志终乖。
谁令雨河尽弃,并弃江淮。
机危祸惨,问苍苍何意生才。
空恸惜风波狱底,英魂毅魄长埋。
当日精忠赐字,幸小朝气振,康构心开。
长驱背峞劲旅,敌焰应摧。
权奸卖国,任中原板荡兴哀。
侥幸煞强邻酌酒,免教胆落飞来。
这段诗歌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金牌的荣耀已经逝去,如今只能叹息;黄龙痛饮,寄托着对理想的追求,但最终却是心愿难以实现。是谁让江河尽失,连江淮也被抛弃?在危险与灾难面前,问苍天为何会有人才。空自感伤于风波之下,英灵与意志长埋于土。曾经忠心报国得以赐字,幸而小朝气重新振作,心中期盼得以展开。长驱直入,背负着强劲的军队,敌人的气焰终将被摧毁。权奸出卖国家,让中原大地陷入动荡,令人悲哀。侥幸与强邻共饮,免得让胆量受到压制。
周之琦,清代诗人,生活在战乱与动荡的年代。他的诗歌多反映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忠诚,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
诗作创作于清代动荡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与内乱,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心中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汉宫春 其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已矣金牌”与“叹黄龙痛饮”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荣耀的消逝和理想的破灭。诗句中提到的“江河尽弃”,不仅是对地理的描绘,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感慨,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无奈。
通过“问苍苍何意生才”的设问,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困惑与对英才遭遇的同情。这一情感在“空恸惜风波狱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英雄们的牺牲与忠诚被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令人痛心。
在后面的描绘中,诗人通过“长驱背峞劲旅,敌焰应摧”展现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希望,虽然现实充满艰难与挑战,但仍然寄托着对胜利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沉痛反思,又有对未来的希冀,表现出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英雄人物的怀念,突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中提到的“金牌”象征什么?
诗人对“苍苍”的提问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英魂”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