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弋阳道中

《弋阳道中》

时间: 2025-07-27 21:26:59

诗句

千日千程不厌行,一丘一壑可邻生。

常忧束缚名缰死,闻健寻山却称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26:59

原文展示:

弋阳道中
作者: 晁补之
千日千程不厌行,一丘一壑可邻生。
常忧束缚名缰死,闻健寻山却称情。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旅途中,我从不厌倦行走,前方的山丘和沟壑相依相伴。
我常常担忧被名利的束缚所困,听说有健康的山水可以寻求,我便怀着情怀去探访。

注释:

字词注释:

  • 弋阳:地名,指的是一种地方,可能是指诗人旅途经过的地方。
  • 千日千程:形容行走的时间和路途漫长。
  • 丘壑:丘陵和沟壑,用来描绘自然景观。
  • 束缚:约束,限制。
  • 名缰:名利的羁绊,形容名声和财富的牵制。
  • 闻健:听说健康的地方,暗指美好的自然环境。
  • 寻山:去探寻山水。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名利的反思,这在许多古诗中都有相似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易之,号宰臣,宋代诗人,主要活动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弋阳道中》写于诗人旅途中,反映了他在行走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时代背景为宋代,社会动荡,使得诗人对名利的追求产生了反思。

诗歌鉴赏:

《弋阳道中》通过对旅行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反思。首句“千日千程不厌行”显示了他对旅途的执着和热情,行走本身就成为一种乐趣,暗示出一种对自由的向往。而“丘壑可邻生”则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山丘和沟壑形成了和谐的景象,呼应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常忧束缚名缰死,闻健寻山却称情”则展示了诗人对名利的焦虑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他担心被名利束缚,失去自由的生命;而当他听说有山水可以寻访时,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望便成为解脱的出口。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蕴含的情感真实而深刻,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追求自由与宁静中的挣扎与探索,不仅是一首描写旅行的诗,更是一种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日千程不厌行:强调旅行的艰辛与乐趣,反映出诗人对行走的热爱,愿意经历长途的跋涉。
  2. 一丘一壑可邻生:描绘自然的美丽,表达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依恋。
  3. 常忧束缚名缰死:表达了对名利的忧虑,担心成为名利的奴隶。
  4. 闻健寻山却称情:指向自然的健康与美好,暗示寻求心灵的寄托与慰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日千程”与“一丘一壑”,形成了和谐的对比。
  • 比喻:用“名缰”比喻名利的束缚,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名利束缚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程:象征着漫长的旅程,代表人生的探索。
  • 丘壑:自然的象征,表现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名缰:象征着社会的束缚与限制。
  • 寻山:象征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日千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旅行的厌倦
    B. 对旅行的热爱
    C. 对名利的追求

  2. “名缰”指的是什么?
    A. 自由
    B. 名利的束缚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 陶渊明的《饮酒》: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名利的超脱。

诗词对比:

  • 晁补之的《弋阳道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是描绘自然的作品,但前者更强调旅行的过程与内心的挣扎,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于静谧的自然之美与悠闲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

相关查询

西江月(七夕后一日县斋袓) 菩萨蛮 其十三 卜算子 西江月 传言玉女 五月四日孙佥判四昆仲携具稽古堂观竞渡有作 西江月·送我匆匆行色 浣溪沙 其三 西江月 其十三 赋紫笑花 西江月 其八 席间次潘文叔韵 西江月 其二 鹏飞集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兴亡成败 琳琅触目 六出 节外生枝 屎盆子 非字旁的字 富裕中农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六枳 梁家黛 臼字旁的字 包含庞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霜鞞 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