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5: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5:48:25
二鸟蒙恩岂有知,车书混一是昌期。
知君不化伊川祭,右倚门墙恐见麾。
两只鸟儿沐浴恩泽,岂会有所知晓?
车马书信交错繁忙,正是昌平的期望。
我知你不再如伊川的祭祀,
倚靠在门边,恐怕会见到你的召唤。
晁补之,字叔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其诗作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作者通过对鸟儿的描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与思考,反映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出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开头的“两鸟蒙恩”暗示了在恩泽之下,生命的无知与渺小。诗人以此引出对现实的思考,尤其是车马与书信的交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繁忙的生活。接下来的“知君不化伊川祭”,则暗示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失落。最后一句“右倚门墙恐见麾”表现出一种期待与惆怅,仿佛在等待某种召唤,却又害怕无法应对。整首诗以鸟为引,借景抒情,表现出作者对繁华与沉寂、希望与失落的深刻感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复杂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鸟儿的描写,反映出对生命无知的感慨,同时通过繁忙的生活与传统祭祀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诗中“两鸟蒙恩”是指什么?
A. 享受恩泽的鸟
B. 受到讽刺的鸟
C. 一对情侣
D. 不知名的动物
“车书混一”中“车书”象征什么?
A. 车马与书信的交往
B. 车马的劳作
C. 书本的知识
D. 交通工具
诗中提到的“伊川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传统仪式
B. 一条河流
C. 一位诗人
D. 一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