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9:22
《用文潜馆中韵赠蔡学正天启》
晁补之
蔡侯饱学囷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立谈颇似燕客豪,快夺范睢如坠雨。
东城禽羽未足言,柏直何为口方乳。
蒋侯山中伴香火,三年不厌长斋苦。
平生傀落有谁同,要得张侯三日语。
昼闲那自运甓忙,时清不用闻鸡舞。
桓荣欢喜见车马,书册辛勤立门户。
自当食肉似班超,猛虎何尝窥案俎。
蔡侯博学如同囤积千个酒坛,洗脚于清澈的江水,向南而行。
他的谈吐颇有燕国客的豪气,像雨落般迅速夺取谈话的主动权。
东城的鸟兽虽多,却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意,柏树直立又何必口口声声地喧哗。
蒋侯在山中伴着香火,三年来不厌倦长斋的清苦。
我这一生的孤独又有谁能与我分享,唯愿张侯能和我聊三日。
白天闲暇时我无所事事,清晨时分无需听鸡鸣舞蹈。
桓荣欢喜看到车马往来,书册勤奋立下门户。
我自然应像班超那样食肉,而猛虎又何曾窥探我的案桌呢?
晁补之(1053年-1128年),字季华,号昱庵,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才华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晁补之在李清照等人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文人士大夫寻求隐逸之时。诗中对蔡学正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博学者的崇敬,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诗中描绘的闲适与清苦生活,反映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是晁补之赠予蔡学正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学识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一种高远的理想生活。开头几句以“蔡侯饱学囷千釜”赞颂蔡学正的渊博学识,紧接着以“濯足清江起南土”描绘清新自然的意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在诗中,蔡学正的谈吐被比作燕客的豪气,表现出他在学术讨论中的自信与从容。而“快夺范睢如坠雨”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在交流中的言辞犀利、如雨般倾泻而出。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反思与孤独,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特别是对张侯的期盼,显示出一种人际关系的渴望。
整首诗浑然一体,意象交融,情感深邃,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夸张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快夺范睢如坠雨”运用比喻,将言辞的生动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蒋侯山中伴香火”则通过意象的对比,突显了隐逸生活的清苦与宁静。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学识与理想人格的追求,表现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社会中的内心挣扎与追寻。
选择题
蔡侯被比喻为:
A. 燕国的贵族
B. 隐士
C. 知识渊博者
D. 无所事事者
填空题
“我这一生的孤独又有谁能与我分享,唯愿__能和我聊三日。”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班超”是汉代的名将,是对勇猛与追求理想的象征。
答案:
以上是对《用文潜馆中韵赠蔡学正天启》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