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0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4:25
柳映江潭底有情,
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
更作章台走马声。
柳树的影子映在江潭的水底,充满了情意;我在远望中频频想着客人,心中不禁感到惊慌。巴雷山隐隐约约在千山之外,更加响起了章台的马蹄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其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语言华丽著称,常常表达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柳》创作于李商隐生平波折之际,时值他在官场上屡遭挫折之时,情感上充满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展现了他对亲人、朋友的深切怀念。
李商隐的《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柳树的影像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开篇以“柳映江潭”引入,柳树映在水中的形象既生动又富有情感,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紧接着“望中频遣客心惊”,表达了对远方客人的思念之情,心中不禁产生了惶恐和惊慌,体现出李商隐深刻的情感体验。
“巴雷隐隐千山外”则描绘了遥远的山峦,巴雷山的隐约景象传递出一种孤寂感,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在最后一句“更作章台走马声”中,章台马声的出现不仅是对古典场景的描绘,更象征着离别的声音,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以柳树为引子,情景交融,展示了李商隐诗歌的细腻与深邃。诗中的情感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切思考,是一首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抒情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离别时内心的无奈与感伤。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情感更加真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柳映江潭”意指什么?
A. 柳树的影子
B. 河流的倒影
C. 江潭的水面
“巴雷隐隐千山外”中的“隐隐”形容的是?
A. 清晰可见
B. 模糊不清
C. 明亮照耀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情感?
A. 喜悦
B. 离别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