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7:41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树水精盘。
碧城的十二道曲阑干,像犀牛角一样清净,像玉石一样清寒。
阆苑中有许多书籍和仙鹤相伴,女床上没有树木就没有栖息的鸾鸟。
星星沉入海底,透过窗户能看到;雨过之后河源的景色在隔壁的座位上观看。
如果晨曦的珠子明亮而又安定,一生长久就像树木与水晶盘子一样。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因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广受欢迎,尤其擅长写咏怀和咏史诗。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写于李商隐的晚年,背景可能与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事的感慨有关。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环境和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中的内心挣扎。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开篇描绘了“碧城”的美好景象,通过“十二曲阑干”展现出一种典雅的氛围,接着以“犀辟尘埃玉辟寒”进一步渲染出清雅的环境,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则通过对比描绘出一种孤寂的情感,阐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后半部分通过“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最后一句“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树水精盘”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展现出一种追求永恒之美的愿望。
全诗通过描绘理想中的美好环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对孤独与美好的矛盾情感。
碧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战争 C. 乡愁
“阆苑”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人间 B. 神仙居所 C. 商业中心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喧嚣 B. 宁静 C. 破败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商隐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内心世界的描绘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反映自然景观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