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15
郭尉惠古镜
作者: 苏辙 〔宋代〕
凛如秋月照虚空,
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
精神依旧满胸中。
俗言以镜予人,
损己精神。故解之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面古镜的特性,恰似秋月在空中明亮而清晰,遇水时它的形状无处不在。一瞬间就能产生千亿轮明月,精神依旧充盈在心中。俗话说,把镜子给别人,会损害自己的精神,因此对此作了解释。
“以镜予人,损己精神”这句话反映了古人对精神和自我认知的理解。镜子在古代不仅是物品,也有着象征意义,代表自我反思与外界的关系。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苏辙在文学创作上涉猎广泛,作品以诗、文、词皆有佳作,其诗风清新高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辙对古物的感悟与思考之际,时代背景为宋代文化繁荣,士人们常对古物产生感慨,借古物抒发情感。
《郭尉惠古镜》以古镜为意象,揭示了人内心的光明与反射。诗的前两句描写古镜的特性,恰似清冷的秋月,细腻地表现了镜子在水中反射出的无穷形态。这里,苏辙通过“千亿月”的比喻,强调了精神和内心的丰富性,反映了他对人心灵世界的关注。
后两句则引入俗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给予他人时,或许会损失自我。这里的“镜”不仅是实物,更是自我反省的工具,表达了士人对自我修养的重视。镜子象征着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意蕴深厚,借古镜抒情,既有写实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的深邃思想和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凛如秋月”主要是指什么?
A. 明亮与清冷
B. 暖和与模糊
C. 只指明亮
诗中提到的“千亿月”是指什么?
A. 古镜的形状
B. 精神的丰富性
C. 月亮的数量
诗中提到“损己精神”是什么意思?
A. 给予他人会使自己受损
B. 只关注自己不关心他人
C. 反映出内心的羞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