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时间: 2025-05-10 07:53:59

诗句

山为灰,石为炭。

水泉沸,百草烂。

神予我,旱夺之。

孰为是,骄不威,尚可弛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3:59

原文展示: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山为灰,石为炭。
水泉沸,百草烂。
神予我,旱夺之。
孰为是,骄不威,
尚可弛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干旱造成的严重后果:山变得像灰烬,石头像炭火。泉水在沸腾,百草也因为缺水而枯萎。上天赐予我雨水,应当将这旱灾消除。究竟是谁在骄横而不威胁呢?这情形尚且可以放松心情去面对。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为灰:山变得灰暗,生机全无。
  • 石为炭:石头像炭火一样,象征干旱对大自然的摧残。
  • 水泉沸:泉水因干旱而沸腾,说明水源极度匮乏。
  • 百草烂:百草枯萎,环境恶劣。
  • 神予我:上天赐予我。
  • 旱夺之:将干旱夺去。
  • 孰为是:究竟是谁。
  • 骄不威:骄横而不威胁。
  • 尚可弛兮:尚且可以放松心情。

典故解析: 在古代,祈雨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活动,许多诗人通过诗词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呼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擅长诗文,思想深邃,风格清新,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干旱时期,表现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及对雨水的渴望,体现了古人对天意的理解与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将干旱的景象生动呈现。开篇以"山为灰,石为炭"的强烈对比,直观地表达了干旱给大自然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接着,"水泉沸,百草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绝望感,展现了自然界的脆弱与人类生存的艰难。整首诗在语气上流露出一种急切的祈求,诗人似乎在向神灵呼喊,希望能得到雨水的眷顾。最后一句"尚可弛兮"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放松的态度,似乎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除了祈求和期待,诗人也只能选择接受现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为灰,石为炭:通过对比,强调干旱的严重性。
  • 水泉沸,百草烂:描述干旱带来的生态危机。
  • 神予我,旱夺之:表达对神灵的呼唤与期望。
  • 孰为是,骄不威:质疑干旱的根源,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无奈。
  • 尚可弛兮:在绝望中寻找一丝放松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山和石头被比作灰烬和炭火,生动展示了干旱的惨状。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干旱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对神灵的祈求,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死亡与绝望。
  • :象征无生命的状态。
  • 泉水:代表生命与希望。
  • 百草:象征自然的生机。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干旱、绝望的画面,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为灰,石为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自然的毁灭
    C. 人的奋斗

  2. “尚可弛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绝望
    B. 无奈
    C. 开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关系。
  • 李白《庐山谣》: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

诗词对比: 与苏辙的《太白山祈雨诗》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了战争与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忧虑,而苏辙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祈求与期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苏辙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玲珑四犯•调粉饵饲金鱼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 有序 玲珑四犯·依白石四声并次其韵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 感怀次白石韵并遵其四声 玲珑四犯 同枝巢翁雨后访稷园牡丹和原韵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 恽正叔西湖汎月图为陈玉几赋 玲珑四犯 登德清玉尘峰浮远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棒打不回头 邑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迷露 美言不信 终天抱恨 珠珞 四科 包含退的成语 非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失之东隅 胸怀大志 疾迅 圆柱体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鸟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