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5:52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
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
坟垅看书卷,兴亡指道边。
苍芒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南北方的水流不多,崎岖的道路上不愿放弃舟船。
什么时候才能遇上细雨呢?这里处处都有通往河流的路。
在坟堆旁翻看书卷,兴亡的历史在路旁指引着我。
苍茫的秋草已经半枯,依然要比较愚昧与聪明。
本诗提及的“兴亡”指的是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兴起和灭亡,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坟垅旁的书卷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人们对过去的反思,显示了对历史教训的重视。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北水流不多的时期,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环境和人生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人生的哲理。
本诗以清河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在南北水流不多的环境下,诗人感受到旅行的艰辛与无奈,细雨的渴望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坟垅旁的书卷象征着历史的积淀,诗人通过观察历史的兴亡,反思个人的价值与选择。
“苍芒半秋草,犹复较愚贤”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性与智慧的思考,尤其是在生命的秋季,愈显得人们对智慧与愚笨的追求。这种对比不仅引发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反思,也让人关注到历史的教训。
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对人生的选择与价值有了更深的领悟,既具哲理性又富有情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探讨与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霖雨”指的是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雷雨
诗人通过“坟垅看书卷”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无视
B. 对历史的反思与学习
C. 对书籍的厌烦
“愚贤”在诗中对比了哪两种人?
A. 聪明与愚笨
B. 富有与贫穷
C. 忍耐与放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