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1:20
原文展示:
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 其二 张耒 〔宋代〕
端居岁已宴,杖履亦萧然。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 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 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翻译: 我安然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拄着拐杖行走也显得孤独而寂静。 窗前的阳光被云露遮蔽,秋天的天空在树外显得格外明亮。 大江的水面似乎因寒冷而开始下降,群山的景色在晴朗后更加清新。 白发苍苍的我感到无比无聊,昏昏沉沉地只想醉眠。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晚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八月十一日的清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个人晚年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无聊。诗中“端居岁已宴”和“杖履亦萧然”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描绘了清晨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进一步以自然景色的变化来象征诗人内心的感受。最后两句“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直接表达了诗人晚年的无聊和渴望逃避现实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无聊,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逃避。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端居岁已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岁月流逝 B. 孤独生活 C. 自然景色 D. 逃避现实 答案:A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描绘了什么时间段的景色?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夜晚 答案:A
“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表达了诗人晚年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无聊 C. 逃避 D. 宁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