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1:41
又年芳催老,悄立遍阑干危碧。
怨花后期,无言花暗泣,黦地谁惜?
更洒黄昏雨,水环风佩,数断红消息。
罗裳自染秋江色。穗帐才遮,珠茵旋积。
盈盈,怎堪搴摘?只轻朱薄粉,愁上簪帻。
西园霜夕,照清池宴席。步绮淩波地,成往迹。
尊前换尽吟客。纵仙城梦见,玉颜非昔。
钗钿坠似曾相识。终不向一镜东风媚晚,鬓边狼藉。
飘零恨独在江国。怕旧题锦段重重泪,无人赠得。
又是一年芳草催人老,我静静地站在危险的阑干上。
怨恨花期已过,无言的花儿在暗自流泪,
谁会心疼她呢?更有黄昏的雨洒落,水波环绕着风铃,
红色的消息数不胜数。
我身上的罗裙染上了秋水的颜色,帐子刚刚遮住,珠帘已然积聚。
盈盈的姿态,怎能忍心去采摘?只轻薄的朱红和粉色,愁苦地停留在簪子上。
西园的霜降夜晚,照耀着清池上的宴席。我踏着轻盈的波涛,留下往日的痕迹。
在酒杯前更换尽了吟唱的客人,纵使在仙境中梦见,昔日的美丽已不复存在。
钗环坠落,似乎曾经相识。最终却不愿向那镜子中的东风妩媚晚霞,鬓发已然狼藉。
飘零的怨恨独留在江国。害怕旧时的锦段题材,泪水重重,却无人赠予。
郑文焯(1645-1730),字子韵,号鲁斋,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细腻婉约。
《六丑·芙蓉谢后作》创作于清代,诗人以芙蓉花的凋谢为引子,表达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和对过往的追忆。
这首词通过描绘芙蓉花的凋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的“又年芳催老”便直接点明了主题,透出一种惆怅的情绪。接着,诗人以“怨花后期,无言花暗泣”来形象地表现花儿在失去光彩后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悲伤。
在后续的描写中,黄昏的细雨和水波的轻声响起,增添了整个画面的凄美感。诗人对“盈盈”的描写,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流露出对无法触及的遥远的渴望与无奈。随着词句的发展,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形成一种浓厚的抒情氛围。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西园霜夕”、“钗钿坠”等,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使得整首词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最后的“飘零恨独在江国”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传达了无奈和孤独的心情,令人感到深切的惋惜。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时光易逝的惋惜,表现了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无奈和孤独,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又年芳催老”意指:
A. 花开正盛
B. 青春易逝
C. 年年有余
D. 生活美好
“飘零恨独在江国”中“飘零”形容的是:
A. 心情愉悦
B. 生活安稳
C. 失落与孤独
D. 事业有成
诗中提到的“钗钿”指的是:
A. 男子的武器
B. 女子的装饰品
C. 书画作品
D. 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