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1:36
南溪春耕
作者: 钱起 〔唐代〕
荷蓑趣南径,
戴胜鸣条枚。
溪雨有馀润,
土膏宁厌开。
沟塍落花尽,
耒耜度云回。
谁道耦耕倦,
仍兼胜赏催。
日长农有暇,
悔不带经来。
在南溪的小路上,农夫穿着荷叶做成的蓑衣,悠然自得地耕作。戴胜鸟在树枝上鸣叫,似乎在为春日的农田歌唱。溪水的细雨滋润着大地,肥沃的土壤让人不愿停止耕作。沟渠和田埂上的落花已经凋零,耕犁和锄头在云间穿梭。谁说耦耕会感到疲倦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乐趣在催促着我。白昼渐长,农人们有了空闲,真后悔没有带上书籍来。
作者介绍: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江苏,仕途多坎坷,然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耕季节,反映了农民在春天忙碌的耕作场景,以及他们在辛勤劳动中的乐趣和对自然的亲近感。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农田的生机与希望。
《南溪春耕》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农耕场景。首句以“荷蓑趣南径”引入,画面生动,农人身着蓑衣,闲适地走在南溪的田间小道上,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戴胜鸣条枚”描绘了春天的鸟鸣,增添了生机。诗中多次提及“溪雨”“土膏”,表现出春雨滋润土地的恰到好处,令人愉悦。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谁道耦耕倦”反驳了对耕作的疲惫感,表达了春耕的乐趣和成就感,体现了农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一句“悔不带经来”则道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及对劳作之余思考的追求,形成了对农耕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农耕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展现了农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诗词测试:
“荷蓑趣南径”中的“荷蓑”指的是什么?
“溪雨有馀润”中的“润”可以理解为?
诗中提到的“戴胜”是一种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