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3:2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3:20:58
越调 金蕉叶
作者: 张鸣善 〔元代〕
怨别讲燕赵风流莫比,
说秦晋姻缘怎及。
论呈越精神未已,
配南楚仪容最美。
调笑令楚仪,美人兮,
薄注樱唇浅画眉。
凤钗斜插乌云髻,
衬冰绡玉葱纤细。
轻颦浅笑声渐低,
这风流几个人知?
秃厮儿花正好香风细细,
柳初柔良夜辉辉,
占定个红娇绿柔花月国。
花簇簇,柳依依,
也波相宜。
圣药王花影移,
月影移,
留花玩月饮琼杯。
风力微,酒力微,
乘风带酒立金梯,
风月满樽席。
络丝娘三生梦一声唱回,
一场舞三生梦里,
万劫千年不容易,
也是前缘前世。
尾声就今生设下生誓。
来生福是今生所积。
拚死在连理树儿边,
愿生在鸳鸯队里。
这首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怨恨,提到燕赵的风流才子无法与秦晋的姻缘相比,讨论了越地的精神与南楚的美丽仪容。词中描绘了美人儿的容颜,樱唇轻薄,眉妆淡雅,凤钗斜插在乌云般的发髻中,配衬着如冰绡般细腻的肤色。她轻轻皱眉、淡淡微笑,似乎在向人倾诉这风流故事,只有她自己知道。接着,描写了鲜花和柳树的美好,细腻的香风在夜晚轻轻拂动。词中不断提到花与月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与浪漫。随着酒意微醺,诗人想象着与爱人在月下饮酒作乐,畅游于三生三世的梦境之中,表达了对前缘的感慨。最后,愿在来生与爱人共度良缘,情意绵绵。
作者介绍:张鸣善是元代的词人,擅长曲调,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他的诗词多描绘爱情、离别等情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离别之情普遍存在。词中通过对美人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著。
《越调·金蕉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诗人在描写她的容貌、神态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意象,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浪漫与柔情。开篇就提到“燕赵风流”和“秦晋姻缘”,通过比较,突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接着,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的美貌,樱唇、画眉、凤钗等细节展现了她的优雅与妩媚,仿佛让人看到了她的轻盈和娇羞。
在词的中段,诗人引入了自然景物,如“秃厮儿花”、“柳初柔良”,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词的层次感,也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背景。随着酒意的酝酿,词人表达了与爱人共度良宵的美好愿望,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结尾部分,诗人通过“愿生在鸳鸯队里”的愿望,深化了对爱情的执着,体现了对来生与爱人重聚的期许。
整首词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起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美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再续前缘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赵风流”主要指什么?
“凤钗斜插乌云髻”中的“凤钗”象征什么?
诗中“愿生在鸳鸯队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