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6:51
元化如周轮,万寓复其端。
忧伤桎灵机,安使恒无欢?
春煦散群蘖,得气先苔垣。
乍有纤鸟飞,来俟庭花繁。
庭花少女姿,借叶为罗纨。
掩蔽苦不密,谁谅贞心完?
昨宵过江雨,高枕梦流湍。
短烛一寸光,恋影盆中兰。
天地无鸣鸡,昏昏交云澜。
敢虑发泄尽,凝以岁晚寒。
箫管不留声,华宴今阑珊。
瑶池开碧桃,往无摩霄翰。
这首诗开头描绘了宇宙的循环,万物在变化之中似乎又回到原点。诗人感到忧伤,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难以保持快乐。春天的温暖气息驱散了寒冷,万物复苏,但乍现的小鸟又似乎在等待庭院中的花朵盛开。花儿如同少女般娇美,借着树叶的遮掩,却又无法完全隐藏内心的苦楚,谁能理解那份坚定的心情呢?昨夜的细雨浸润了梦境,短暂的烛光照亮了兰花的影子。天地间静得没有鸟鸣,阴云笼罩着四周,诗人担心自己的感情会在岁末时刻都释放殆尽。笙箫的音韵已经消逝,华美的宴会也已结束,瑶池的碧桃在等待着那遥不可及的飞翔。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89-1747),字树人,号端甫,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常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主题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抒发。
《春园寄兴四章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引发对生命、情感及内心挣扎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元化如周轮”引入,展示宇宙的循环和变化,给人以一种时光流转的感觉。接下来的忧伤情绪,正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似乎在问,生活中如何能够保持欢愉?春天的温暖带来了复苏,但又引出了对花开的期待,暗示着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诗中描写的“小鸟”和“庭花”充满生机与希望,但又夹杂着难以掩饰的痛苦。特别是“掩蔽苦不密,谁谅贞心完”,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梦境与现实的交汇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短暂的烛光下,兰花的影子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最后,诗人提到“天地无鸣鸡”,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宁静与孤寂,也反映出岁末时节的感伤。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元化如周轮”主要表达了什么?
“庭花少女姿”中的“少女”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的“箫管不留声”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