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5:42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饱食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钱少何须万,杯多不过三。
龟肠本易足,熊掌讵宜贪。
散步竹斋外,高吟柳径南。
此心无所用,脱粟亦深惭。
这首诗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淡然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前两句强调钱财不必追求过多,生活中闲适的饮酒也不需要太多;后两句则通过自然的步行和吟唱,来表明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人对于内心的追求感到羞愧,这反映了他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强调历史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司马光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司马光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物质财富的看淡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物质财富与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两句以“钱少”和“杯多”对比,直抒心声,表达出对物质的淡然态度。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表达对财富的轻视,更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过多的追求只会让生活变得繁重,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散步于自然之间的悠闲场景,通过“散步竹斋外”和“高吟柳径南”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更是表达了他向往的隐逸生活。最后的“此心无所用,脱粟亦深惭”则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内心追求的反思,尽管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但在内心深处仍然感到一种无法摆脱的惭愧。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物质的淡薄,也有对精神的追求,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精神和生活哲学。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物质欲望的反思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应重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提到“杯多不过三”,这句话的意思是:
A. 酒杯不必超过三杯
B. 酒杯最好有十个
C. 酒杯应该满
D. 酒杯不需要
“此心无所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满足
B. 空虚
C. 快乐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