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5:34
玉堂春
作者: 汪东 〔清代〕
髻丫双挽。豆蔻梢头春浅。
试引新声,玉琯初调。
恼乱苏州刺史浑閒事,
四座惊闻泪共飘。
说向中情冤苦,王孙恨更饶。
但逐游蜂得酿花成蜜,
不惜因欢解绣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女子的发髻双双挽起,显得格外动人。豆蔻的枝头上春天刚刚开始。她试着引奏新曲,玉管初调,音色清亮。苏州的刺史对此感到恼乱,竟然无暇顾及自己的事务,四周的人都惊讶地听到她的泪水洒落。她诉说着心中的冤屈,王孙的恨意更显浓烈。为了追逐蜜蜂,酿造花蜜,她不惜因欢愉而解开身上的绣貂衣。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词为主,风格细腻,擅长描写女性情感及生活场景。
《玉堂春》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文人对女性情感及社会地位的关注愈加明显。诗中的女子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青春美好的向往与对情感的执着。
《玉堂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春日场景,诗人以女子的发髻和豆蔻的春天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少女的娇媚与春天的盎然生机。诗中提到的“玉琯初调”,不仅传达了女子乐声的清丽,也象征着青春的初绽。
随着情感的展开,诗人引入了“苏州刺史”的描写,表现出对美丽的强烈迷恋,反映了人间的情感波动。女子的泪水和心中的冤苦,透露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不满。尤其是“王孙恨更饶”,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爱情中的复杂与无奈。
最后,诗人以“逐游蜂得酿花成蜜”作为结尾,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经历了泪水与冤屈,她仍愿意追逐幸福,享受生活的甜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清代诗人对女性情感的深刻理解与体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美好爱情的追求,以及对生活中苦涩情感的反思。通过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与生活中的挣扎与坚持,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豆蔻”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成年女性
C. 老年人
“王孙恨更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甜蜜的爱情
B. 复杂的情感纠葛
C. 平淡无奇
诗中的“绣貂”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富贵与身份
C. 友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