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客问矩山老

《水调歌头·客问矩山老》

时间: 2025-05-02 11:28:57

诗句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舆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28:57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客问矩山老
作者: 徐经孙 〔宋代〕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
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
乘舆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白话文翻译

客人问年老的矩山先生,您为何能如此悠然自得。
我追溯自己一生的经历,便为您作这首歌。
在三十五岁时我曾侥幸得志,四十三年间我在仕途上奔波,
七十岁时我终于归隐休息。
我的一切都得自于君王的恩赐,
而天地之间的德行却难以回报。
我有几本书要读,玩几盘棋,喝三杯酒,
这是我日常生活的乐趣,谁又优谁又劣呢?
寒冷时我就围着炉火取暖,温暖时我就去寻花问柳,
乘车去亲近沙鸥。
知足而又知止,客人也赞同我的想法。

注释

  1. 矩山:指矩山老,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2. 优游:悠闲自在,形容生活状态。
  3. 侥幸:意外得志,侥幸成功。
  4. 仕宦:指在官场上任职。
  5. 天地德:指大自然的德行,强调道德回报的艰难。
  6. :古代盛酒的器皿,形容饮酒的多少。
  7. 乘舆:乘坐车驾,指代出行。
  8. 狎沙鸥:亲近沙鸥,形容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经孙(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视角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词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与雅致。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客问矩山老》是在一次与朋友的交谈中写成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诗中融合了对自己经历的总结与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在晚年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经历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友人对矩山老的提问引出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展现了诗人从仕途回归平淡生活的心境。诗中不仅有个人的经历,还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如读书、下棋、饮酒等,表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在繁忙的仕途中,诗人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最终选择了归隐,体现了对官场名利的超脱与对平淡生活的珍惜。

诗中的“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描绘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敏感和生活的随和,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彰显了宋代文人追求生活质量、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客人询问年长的矩山先生,您为何能够如此悠然自得。
  •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我追溯自己的一生经历,特为您作这首歌。
  •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在三十五岁时我曾侥幸得志,四十三年间在官场上任职,七十岁时终于归隐休息。
  •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我的一切皆源于君王的恩赐,然而天地间的德行却难以回报。
  •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我有几本书要读,玩几盘棋,喝三杯酒。
  •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这是我生活中的乐趣,究竟谁更优越呢?
  •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寒冷时我便围炉取暖,温暖时我就去寻花问柳。
  • 乘舆狎沙鸥:乘车去亲近沙鸥,享受自然。
  •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知足而又知止,客人也赞同我的想法。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工整对称,增强了表达的韵律感。
  • 比喻:如“天地德难酬”,将天地的恩德与个人的德行相对比,强调回报的艰难。
  • 拟人:如“乘舆狎沙鸥”,赋予沙鸥以人性化的亲密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强调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反思社会与人生,传达出对名利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炉火:象征温暖、舒适的生活状态。
  • 花柳:象征春日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沙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与亲近自然的情感。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构建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则拥炉曝背”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知足常乐
    C. 忙于应酬

  2. “顶踵皆君赐”中的“君”指代什么?
    A. 自然
    B. 君王
    C. 朋友

  3. 诗人在七十岁时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A. 继续仕宦
    B. 归隐休息
    C. 旅行四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苏轼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月亮的赞美。而徐经孙的这首则更侧重于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亲近。两者都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但在主题与情感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柳 春日思景仁 八月十王日夜宿南园怀群贶 寄题兴州晁都官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别用韵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景福东厢诗·读武士策 柳枝词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结党聚群 卖俏迎奸 鳥字旁的字 桃汛 阜字旁的字 轧忽 瓜字旁的字 感情用事 红磷 真天 尺二秀才 希腊 羊贪狼狠 包含痒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