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8:46
吾年七十四,始见两孙枝。
阳德初回候,蟾光欲满时。
传家惟简册,愿汝似兰芝。
何日解言语,能吟公此诗。
我已经七十四岁,终于看到了我的两个孙子。
阳光初现,正是月亮即将圆满的时节。
传家之宝只有这几本书籍,希望你们能像兰花和芝草一样优秀。
何时你们能够说话,能吟诵出我所作的这首诗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经孙,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包含对家人的思念与期望,深具人情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经孙晚年,满怀对后辈的期待与祝福。随着年岁增长,他对生命的感悟愈加深刻,特别是在家庭关系和家族传承上。
这首诗展现了徐经孙作为一位祖父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孙子的期待与祝福。开篇以“吾年七十四,始见两孙枝”引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纪以及家庭新添的成员,感叹岁月流逝。接着通过“阳德初回候,蟾光欲满时”描绘了一个温暖明亮的时刻,象征着新生命的到来与未来的希望。
“传家惟简册,愿汝似兰芝”则道出了诗人对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他希望孙子们能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并像兰花芝草般出类拔萃。最后的“何日解言语,能吟公此诗”更是表达了他对孙子们成长的期待,充满了爱与希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诗人通过对家庭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下一代的期许,展现出浓厚的亲情和对未来的思考。
逐句解析:
“吾年七十四,始见两孙枝。”
诗人自述年纪,强调年岁与新生儿之间的对比,传达出一种生命传承的哲思。
“阳德初回候,蟾光欲满时。”
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时节,阳光与月亮共同构成了一个吉祥的画面,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希望。
“传家惟简册,愿汝似兰芝。”
提到家族传承的书籍,表达出对孙子未来的美好期许,兰芝的意象更是增添了文化的厚重感。
“何日解言语,能吟公此诗。”
表达了对孙子成长的期待,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达出对生命、家庭和未来的思考,体现了祖辈对后辈的宽厚情感与殷切期盼,既有对家庭传承的重视,也有对新生儿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几岁时见到了孙子?
A. 60岁
B. 74岁
C. 80岁
D. 50岁
诗中提到的“兰芝”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出色的品质
C. 家族传承
D. 友谊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孙子什么的期待?
A. 能够读书
B. 能够说话
C. 能够游泳
D. 能够写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