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5:28
未亡应亦族,侥幸武安侯。
专阃靴刀误,分茅带砺优。
恩原推肺腑,功讵出兜鍪。
末羯材尤下,随人作楚囚。
这首诗表达了对未亡者的哀悼和对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未亡者的家族仍然存在,似乎是侥幸逃过一劫的武安侯。专横的人在权力面前失误,分配土地却带来优待。恩惠本应出自真心,但功劳却不可能从战斗中得来。末羯材的地位尤其低下,随波逐流,沦为囚徒。
邵葆祺(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主要活跃于清初,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擅长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
此诗写于己未年正月,正值清朝时期,社会动荡,个人命运与国家大势息息相关,诗人通过对未亡者的追忆,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己未正月十八日书事 其六》是一首富有深情的诗作,作者通过对未亡者的追思,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与对命运的反思。诗中提到的“未亡应亦族”让人联想到家族的延续与历史的沉重,而“侥幸武安侯”则暗示了权力与命运的交错,令人深思。在权力面前,个人的努力与成就往往显得微不足道,正如“恩原推肺腑,功讵出兜鍪”所揭示的那样,真心的恩惠与实质的功劳并不总能成正比。通过“末羯材尤下,随人作楚囚”的意象,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关注,揭示了人们在历史洪流中无奈的处境。
此诗的艺术特点在于用词简练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而不失理性。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个人与家族、权力与命运之间复杂的关系。在清代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一种个体的情感宣泄,更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未亡者的追悼,对权势与命运的感叹,以及对底层人们命运的同情,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复杂与无奈。
诗中提到“武安侯”,该象征什么?
a) 权势
b) 和平
c) 富贵
答案:a) 权势
诗中“随人作楚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由
b) 无奈
c) 快乐
答案:b) 无奈
“恩原推肺腑”中的“肺腑”指什么?
a) 物质
b) 真心
c) 名声
答案:b) 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