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8:55
彬美下一国,曾无相印酬。
莫惊除拜峻,自是战功优。
壮士颇知勇,诸儒方贵谋。
淮西封亦薄,裴度死生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国家的美好与辉煌,但曾经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与回报。请不要惊讶于我所获得的高位,这完全是因为我在战场上的卓越成就。勇士们虽然了解英勇,然而士大夫们却更重视谋略。淮西的封地也很薄弱,裴度的生死让我感到羞愧。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梦溪,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及文学家,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品多关注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军事形势复杂的时期,梅尧臣的诗歌常反映出他对于历史的思考、对个人成就的审视以及对士人和勇士角色的探讨。
梅尧臣的《宣麻》是一首反映个人成就与国家命运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国家美好的描绘和个人战功的强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的自豪与对历史的深思。开头两句“彬美下一国,曾无相印酬”以对比手法引入主题,表现出国家的美好与个人未得到的认可之间的矛盾。第三句“壮士颇知勇,诸儒方贵谋”则展现了诗人对勇士与士大夫角色的思考,强调了两者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虽然抒发了个人的荣耀,但也流露出一种对国家和历史的无奈与思考。特别是最后一句“淮西封亦薄,裴度死生羞”,则通过裴度的历史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权势与生死的深刻反思,显示了他对士人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理解。
整首诗围绕着个人成就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梅尧臣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身身份的反思,表达了对勇士与士人角色的尊重和对历史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壮士”指的是:
A. 文人
B. 勇士
C. 武将
D. 商人
“淮西封亦薄”中的“封”指的是:
A. 封闭
B. 封地
C. 封信
D. 封印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了对自己地位的自豪感?
A. 彬美下一国
B. 自是战功优
C. 诸儒方贵谋
D. 裴度死生羞
梅尧臣的《宣麻》和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成就的思考,但杜甫更多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无奈,而梅尧臣则更侧重于个人荣誉与历史责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