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0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04:02
主人待月敞南楼,
淮雨西来斗变秋。
自有婵娟侍宾榻,不须迢递望刀头。
池鱼暗听歌声跃,
莲的明传酒令优。
更爱西垣旧词客,共将诗兴压曹刘。
主人在南楼上迎接明月,
淮河的雨水从西边而来,斗转星移,秋天已经来临。
月亮自有她的婵娟来陪伴主人,不必远远地去望那刀头般的明月。
池塘里的鱼儿悄悄地听着悠扬的歌声,
明亮的莲花传递着酒令的优雅。
更让我喜欢的是西垣的老朋友,大家一起把诗兴压过曹刘的才情。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德滋,号东皋,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善于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节,正值团圆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与对月的思念。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反映了中秋的氛围,展现了对友情和文人雅趣的赞美。
这首诗呈现了浓厚的中秋氛围,诗人通过描绘主人在南楼上待月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悠远的意境。开头两句描绘了主人与月亮的亲密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在这清秋的夜晚,淮雨悄然降临,意味着季节的变迁,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对友人的怀念与赞美,诗人通过“池鱼暗听歌声跃”这一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而“莲的明传酒令优”则强调了友人间的欢聚,酒令传递不仅是饮酒作乐,更是文化的交流和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句“更爱西垣旧词客,共将诗兴压曹刘”,更是将诗歌的主题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与老友在文采上的共鸣与交流,反映出对唐代诗人曹操与刘备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共赏月、共吟诗的渴望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光、友人的欢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文人雅趣的热爱,同时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婵娟”指代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什么?
“池鱼暗听歌声跃”中的“暗听”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苏轼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但梅尧臣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苏轼则更多地涉及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两者都展现了中秋的氛围,但风格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