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桓王墓

《吴桓王墓》

时间: 2025-07-28 17:36:25

诗句

见说桓王墓,名因父老传。

如何汉社稷,竟作魏山川。

壤隧秋风入,荒丘暮雨悬。

唯馀碑上字,隐隐赤乌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6:25

原文展示:

见说桓王墓,名因父老传。
如何汉社稷,竟作魏山川。
壤隧秋风入,荒丘暮雨悬。
唯馀碑上字,隐隐赤乌年。

白话文翻译:

听说桓王的墓,名字是由父老乡亲传下来的。
为什么汉朝的社稷,竟然化作了魏国的山川呢?
土地在秋风中渗透,荒凉的丘陵上悬挂着暮雨。
唯有碑上的字迹,隐约可以看出是赤乌年间的记载。

注释:

  • 桓王:指的是历史上某位王,具体身份可能需要考证。
  • 社稷:指国家的根本,通常用来表示国家的安危。
  • 汉社稷:指汉朝的国家基础。
  • 魏山川:指魏国的自然景观,暗示历史的变迁。
  • 壤隧:土壤渗透的意思,形容土地的状态。
  • 赤乌年: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某个特定的年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友,元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历史、风景,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朝代更替,诗中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吴桓王墓》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桓王墓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流逝与变迁。诗的开头通过“见说桓王墓”引出主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紧接着,诗人引入了汉朝与魏国的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国家的兴衰。接下来的“壤隧秋风入,荒丘暮雨悬”两个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最后一句“唯馀碑上字,隐隐赤乌年”则是对历史的唏嘘,只有残存的碑文能见证过去的辉煌,表现出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人物的追忆,又有对历史的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说桓王墓:引入主题,表达见闻。
  2. 名因父老传:历史传承,体现民间口碑。
  3. 如何汉社稷,竟作魏山川:对比汉魏,感慨历史的变迁。
  4. 壤隧秋风入:描绘自然,表达荒凉。
  5. 荒丘暮雨悬:加深孤寂的氛围。
  6. 唯馀碑上字:强调遗存的碑文。
  7. 隐隐赤乌年:历史的暗示,留下思考的余地。

修辞手法:全诗采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如汉社稷与魏山川的对比,表现历史的沧桑;“秋风”“暮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历史的兴衰、人物的追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表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桓王墓:象征历史人物与文化遗产。
  • 秋风、暮雨: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碑文:象征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往事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桓王”指的是哪个时期的王者?

    • A. 汉朝
    • B. 魏国
    • C. 元代
    • D. 不明确
  2. “壤隧秋风入”中的“壤隧”是什么意思?

    • A. 土地渗透
    • B. 风的声音
    • C. 传说中的动物
    • D. 其他

答案

  1. D. 不明确
  2. A. 土地渗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可以将《吴桓王墓》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历史观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杜甫的《春望》通过国难表达个人情感,而《吴桓王墓》则通过历史遗迹抒发对过去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陆友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筠溪八景诗·设僧龙湫 次韵似前人 次韵李景异 老兴行慈云醉中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次前人拉游南山借意道别 念奴娇(次韵弟B54B) 次韵单君范 夜宿倪庵坐雨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贯赀财 东门种瓜 刚柔相济 大肥喏 衣字旁的字 飘窗 过立 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蜜口剑腹 神怡心静 包含喔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承修 卝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爱国统一战线 见字旁的字 包含谐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