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53
原文展示: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其二 袁宏道 〔明代〕 愁绝苍龙岭,苔青万古铜。㠉深凭绠汲,栈绝赖枝通。洞隔寒溪雪,僧归石璺风。半卷轻四岳,一笑傲三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的深邃与古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愁绝苍龙岭,苔青万古铜”形容山岭苍老,苔藓如同万古不变的铜色,透露出岁月的沧桑。“㠉深凭绠汲,栈绝赖枝通”描述了山中深谷的险峻,人们依靠绳索汲水,栈道断绝只能依赖树枝通行。“洞隔寒溪雪,僧归石璺风”则描绘了山洞隔绝了寒冷的溪流和雪,僧人归来时风吹过石缝的景象。最后两句“半卷轻四岳,一笑傲三公”表达了作者对山岳的轻视和对权贵的傲视。
注释:
诗词背景: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山水之美,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这首诗是他在山间游玩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愁绝苍龙岭,苔青万古铜”一句,以苍老的山岭和万古不变的苔藓颜色,传达出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的永恒。“㠉深凭绠汲,栈绝赖枝通”则描绘了山中深谷的险峻,人们依靠绳索汲水,栈道断绝只能依赖树枝通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生存的艰辛。“洞隔寒溪雪,僧归石璺风”一句,通过山洞隔绝寒冷的溪流和雪,僧人归来时风吹过石缝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山间清幽之美的向往。最后两句“半卷轻四岳,一笑傲三公”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山岳的轻视和对权贵的傲视,体现了作者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对山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苔青万古铜”中的“万古铜”比喻的是什么? A. 苔藓的颜色 B. 山岭的颜色 C. 岁月的沧桑 D. 自然的永恒
诗中“半卷轻四岳,一笑傲三公”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山岳的敬畏 B. 对权贵的崇拜 C. 对山岳的轻视 D. 对权贵的傲视
诗中“洞隔寒溪雪,僧归石璺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洞隔绝了寒冷的溪流和雪 B. 僧人归来时风吹过石缝 C. 山洞隔绝了寒冷的溪流和雪,僧人归来时风吹过石缝 D. 山洞隔绝了寒冷的溪流和雪,僧人归来时风吹过石缝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