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王巩见寄三首

《和王巩见寄三首》

时间: 2025-04-23 19:34:13

诗句

南迁春及秋,江湖未云半。

逮此归路长,始悟行日远。

幽忧脱沉痼,清梦惊婉娩。

行行逢故人,笑语杂悲泫。

江秋北风多,归帆未应驶。

天寒雁南向,家书空满纸。

契阔幸平安,婚嫁须缨珥。

交游何为者,空复念君至。

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

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

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

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4:13

原文展示:

《和王巩见寄三首》

南迁春及秋,江湖未云半。
逮此归路长,始悟行日远。
幽忧脱沉痼,清梦惊婉娩。
行行逢故人,笑语杂悲泫。
江秋北风多,归帆未应驶。
天寒雁南向,家书空满纸。
契阔幸平安,婚嫁须缨珥。
交游何为者,空复念君至。
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
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
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
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

白话文翻译:

春秋时节南迁,江湖的水面上云雾尚未散去。
直到这条回家的路漫长,我才明白行程的遥远。
忧愁逐渐消散,清梦令我惊醒而欢悦。
一路上遇见故人,嬉笑中混杂着悲伤的泪水。
江边的秋风凛冽,归来的帆船却未能启航。
天寒时节大雁南飞,家书写满了纸张却无法寄出。
相隔甚远但幸而安好,婚嫁之事需要缨带和耳饰。
交游为何呢,空自回忆你来访的情景。
每次折叶子我都感到安慰,连环的缘分已不再计较。
感念你乘舟返回,思念我这孤零的店铺。
怀念的情思伴我白头,往昔的默契已被遗忘。
若丹砂能够完成,愿意在白头时继续恩惠。

注释:

  • 南迁:指南方迁移,表达了离开的感伤。
  • 幽忧脱沉痼:幽深的忧虑得以解除。
  • 清梦惊婉娩:梦中美好景象惊醒,带来欢悦。
  • 契阔:指相隔很远。
  • 缨珥:古代婚嫁时所需的装饰物。
  • 折叶:象征安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丹砂:古代指一种能长生不老的神秘药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字子瞻,号晦庵,兄弟苏轼是更为人知的诗人。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情,常以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与友人王巩书信往来的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诗人在南迁途中对于离别、故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诗中交织着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和王巩见寄三首》是苏辙在与好友王巩书信往来时写的诗,展现了他在游历中的情感波动与思考。全诗以南迁为起点,描绘了春秋交替中的江湖景象,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在第一首中,诗人以“南迁春及秋”开头,设定了时空背景,接着通过“逮此归路长”表现出归途的漫长,进而引发对行程的思考,情感逐渐深化。诗人通过“幽忧脱沉痼,清梦惊婉娩”来表述内心的忧虑和期望的解脱,展现了在行走中对故人情谊的珍惜。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描绘了江边的秋风和南飞的大雁,运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通过“家书空满纸”表达了对家乡的渴望与对亲人的思念,展现出深厚的人情味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怀念,形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细腻与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迁春及秋:春天和秋天交替,诗人指代自己在南方的迁徙。
  2. 江湖未云半:江湖的水面上仍然弥漫着云雾,象征着未来的不确定。
  3. 逮此归路长:回家的路很长,感到归途的遥远。
  4. 始悟行日远:开始意识到行程的漫长,感慨时间的流逝。
  5. 幽忧脱沉痼:内心的忧虑终于得到释放,表明情绪的变化。
  6. 清梦惊婉娩:美好的梦境让人惊醒,带来欢愉。
  7. 行行逢故人:在旅途中偶然遇见老朋友。
  8. 笑语杂悲泫:笑声中夹杂着泪水,反映出复杂的情感。
  9. 江秋北风多:江边的秋风寒冷,暗示季节的变迁。
  10. 归帆未应驶:归来的船还没启航,象征着归乡的渴望未能实现。
  11. 天寒雁南向:寒冷的天鹅南飞,自然景象中的悲凉。
  12. 家书空满纸:满纸的家书却无法寄送,表露出思乡的情感。
  13. 契阔幸平安:虽相隔甚远但幸而安好,表达对友人的祝愿。
  14. 婚嫁须缨珥:婚嫁需要装饰品,反映生活的琐碎和传统。
  15. 交游何为者:交游的目的何在,思考交往的意义。
  16. 空复念君至:只是在空虚中思念朋友的到来。
  17. 折叶每安心:每次折叶子都感到安慰,象征对友谊的珍视。
  18. 连环非所计:不再计较连环的缘分,表明一种洒脱的态度。
  19. 感君扁舟返:感念朋友乘舟归来,表达对友人的感激。
  20. 念我一廛废:思念我这家店铺的荒废,表现出对生活的忧虑。
  21. 怀思乐全老:怀念的情思伴随白头,表露出对岁月的感慨。
  22. 畴昔忘言契:昔日的默契已被遗忘,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23. 丹砂傥已成:若丹砂终能成真,期盼长生不老。
  24. 白首愿终惠:愿在白头之际继续得到恩惠,表达对友谊的期待。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的情感变化与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对故人和故乡的思念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宋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和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寄托了诗人的游历与思考。
  • 雁南向:大雁南飞,象征着归乡与思乡之情。
  • 家书: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寄托了思念和关心。
  • 折叶:象征安慰和友谊,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迁”指的是: A. 向北迁移
    B. 向南迁移
    C. 向东迁移
    D. 向西迁移

  2. 诗中提到的“江秋北风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悲凉
    C. 期待
    D. 忧虑

  3. “家书空满纸”意味着: A. 有很多信件可以寄
    B. 不能寄出家书
    C. 家书内容丰富
    D. 家书很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同为表达思乡情感的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苏辙的《和王巩见寄三首》更加细腻,情感层次丰富,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深思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李白的诗歌则多以直接的情感抒发为主,更加豪放。两者虽主题相近,但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的诗人个性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诗文集》
  • 《诗经与古典诗词》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和王巩见寄三首》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咏五言八首 杂咏一百首·陈胜 杂咏一百首·灵照 水调歌头(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 温陵太守赵右司惠诗求荔子适大风雨扫尽辄和 杂咏一百首 其七十一 巫咸 挽叶谦夫尚书二首 题唐察院诗卷二首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傲上矜下 鼎字旁的字 铜镘 遮掩耳目 无过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包含岐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人恶礼不恶 粉结尾的成语 言出祸随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臼字旁的字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耦居无猜 态浓 扒耳搔腮 谷字旁的字 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