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8:20
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
闻见长历然,灵源不受触。
众多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各种颜色在我的眼前变化。
我听见和看到的都在不断流转,但我的灵性源泉却不受这些外物的影响。
此诗的意境可以与道教哲学相联系,强调内心的宁静和不受外界干扰的心态。道教提倡“无为而治”,主张心灵的纯净与自我反省。
苏辙,字子美,号石泉,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并称为“苏氏兄弟”。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体情感。
“遗老斋绝句”是苏辙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及对世事的超脱。诗中表现了诗人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仍保持内心宁静的哲学思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与内心世界的反思。开篇提到“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可见诗人身处于一个充满声音与色彩的环境中,外界的纷繁复杂几乎令人窒息。然而,诗人并未被这些感官的刺激所左右,而是通过“灵源不受触”这一句,突出内心的独立与宁静。诗人在这种对比中,展现了内心的深邃与不被外物影响的智慧。整首诗简练而深刻,体现了宋代知识分子对人生的思辨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全诗探讨了外界对内心的影响,强调了内心的独立性与宁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淡与对内心精神世界的珍视。
诗中提到“众音入我耳”,可以理解为:
A. 外界的声音很多
B. 内心的声音很强
C. 自然的声音很美
“灵源不受触”表达的意思是:
A. 内心受到外界影响
B. 内心保持宁静独立
C. 外界影响内心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人生的感慨
B. 外界的纷扰
C. 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苏辙与王维的作品都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但苏辙更侧重于对外界的观察与超脱,而王维则在描绘自然景色中表现内心的宁静。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