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0:13
远竹竹自如,亲竹竹不可。移床向前轩,与之相并坐。受日一心虚,摇风万尘破。忽作雪窗声,断云疏雨过。
远处的竹子自在地摇曳,亲近的竹子却无法相伴。我将床移到前面的轩窗下,与竹子相对而坐。阳光照耀下,心中一片空虚;微风轻摇,万千尘埃都随之散去。忽然传来窗外雪落的声音,云层稀疏,雨水已经过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坚韧与孤独,与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紧密相关。
作者介绍: 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一个宁静的竹林环境中,诗人借助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孤独与内心宁静的思考。此时的社会环境可能是动荡不安,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竹间孤坐》是一首描绘孤独与内心宁静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观察,传达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自己心境的反思。首句“远竹竹自如,亲竹竹不可”点明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远处的竹子自由自在,而近处的却无法相伴,暗示了诗人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孤独感。接着,诗人将床移到窗前,与竹子并坐,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受日一心虚,摇风万尘破”两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心境,表明在自然的怀抱中,虽感到一阵空虚,却也有风的摇曳将内心的尘埃一一打破,给人一种释然的感觉。最后的“忽作雪窗声,断云疏雨过”则是对外界天气变化的感悟,细腻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以及从中得到的宁静与安慰。
整首诗在抒发孤独感的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的依恋,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具有深远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最终达到一种心灵的解脱与升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远竹竹自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摇风万尘破”中的“万尘”指的是什么?
诗人将床移向哪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