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4:45
秋风城垒小,远望一消凝。
洞客云中路,渔舟水底灯。
有钟聊是寺,半俗不成僧。
羁旅其间者,尘埃料可憎。
秋风吹拂着小小的城垒,远望去一片宁静。
山中的访客在云间行走,渔舟在水底摇曳着灯光。
有一口钟声传来,似乎是寺庙,却又半是世俗,未成真正的僧侣。
在这里旅居的人,尘世的纷扰实在令人厌恶。
字词注释:
本诗中的“洞客”可以追溯到道教和佛教文化中隐士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这里的“有钟聊是寺”则暗示了宗教和世俗生活的交织,表明作者对这种状态的思考。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所写,描绘了他对所见景色的思考及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他在自然与人世间的矛盾心理。
《杂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中的城垒、小舟与寺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秋风城垒小”一句,开篇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凉、宁静的秋日场景,给人以视觉与感官上的冲击。接下来的“洞客云中路,渔舟水底灯”则通过对比,展现了隐士与世俗之间的距离,渔舟点亮的灯光在水底的倒影,象征着在世俗生活中仍然保留的那份灵性。最后两句“有钟聊是寺,半俗不成僧”则更进一步反映了诗人对宗教与世俗生活交织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羁旅生涯的无奈与对尘世烦扰的厌倦。整首诗情景交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出深刻的哲理,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隐逸与世俗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宗教与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反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洞客”指的是哪个群体?
A. 隐士
B. 渔民
C. 士人
D. 商人
诗中的“尘埃”象征什么?
A. 自然
B. 繁忙的生活
C. 幸福
D. 宁静
诗中提到的“水底灯”是指什么?
A. 渔船的灯光
B. 失落的希望
C. 远方的星星
D. 城市的灯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