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55
秋色
染不成乾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
曾从建业城边路,蔓草寒烟锁六朝。
这幅画的色彩染得不够浓厚,画面上仍有未干的痕迹,轻轻飘拂的雾气又使得远方的景色显得更加遥远。我曾经沿着建业城外的路走过,蔓延的杂草和寒冷的烟雾笼罩着六朝的遗迹。
吴融,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深秋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色,寄托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秋色》是一首通过描绘秋天景色来表达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作品。诗的开头“染不成乾画未销”,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天的色彩不如预期那般浓烈,似乎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这种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
接下来的“霏霏拂拂又迢迢”则通过描绘雾气的轻柔和遥远,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深远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的时光,想起曾经走过的路,带着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
在最后一句中,“蔓草寒烟锁六朝”,将目光转向历史的痕迹,使用“锁”字,表达出一种被时间禁锢的感觉。六朝的遗迹在寒烟和蔓草的笼罩下,显得更加苍凉。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历史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既有对秋季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借此寄托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索。
诗中提到的“建业”是指哪个城市?
“霏霏拂拂”中“霏霏”形容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与欣赏《秋色》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