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03
不惜黄花插满头。花应却为老人羞。年年九日常拚醉,处处登高莫浪愁。酬美景,驻清秋。绿橙香嫩酒初浮。多情雨后双溪水,红满斜阳自在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惜将黄菊花插满头发,仿佛是在庆祝重阳节的到来。菊花本应让老人感到羞愧,但诗人却不在乎。他每年在重阳节这天总是醉酒畅饮,登高远眺时也不愿意感到愁苦。面对美丽的景色,诗人想在清秋的时节驻足欣赏。此时,绿橙色的香酒刚刚浮起,雨后的双溪水情意绵绵,斜阳映照下的水流显得格外自在。
韩元吉(约960-1020年),字子渊,号白云,宋代著名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主要从事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此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热爱。重阳节是古代中国的重要节日,富有浓厚的文化传统,诗人借此节日抒发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鹧鸪天(九日双溪楼)》通过描绘重阳节的习俗与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以“黄花插满头”开篇,生动展现了重阳节的气氛,菊花作为节日的象征,代表着长寿和对老年的尊重,而“花应却为老人羞”则流露出一种调侃与自嘲的情感,似乎在表达诗人对自己年华不再的淡然态度。
接着,诗人用“年年九日常拚醉”表现出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放纵,抒发了在美好时光中尽情享受的心情。后面的“酬美景,驻清秋”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惜,展现了他在这如画的秋季中,愿意驻足欣赏的情怀。
最后,诗的结尾“多情雨后双溪水,红满斜阳自在流”描绘了雨后清新而宁静的景象,双溪的水流与斜阳相映成趣,传达出一种闲适与恬淡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重阳节的习俗,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重阳节的庆祝,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哪个农历的日子?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通过以上各部分的分析和讨论,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