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7:59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陈维崧
百万呼卢,十千买醉,世间何策驱愁。
惹铜仙多事,铅泪长流。
一片唐陵汉寝,遗基在舞罢歌休。
何况是,败荷衰柳,总不宜秋。
凝眸。金荃一卷,问宋玉家乡,陆瑁湖头。
怅频年踪迹,只客皇州。
欲觅燕昭旧事,高台畔野水悠悠。
无聊甚,闲吟闲写,满幅银钩。
在这世间,虽然有百万的呼唤和十千的醉酒,但又有什么方法能驱散心中的愁苦呢?
惹得铜仙(指音乐)太多的事情,铅泪(指眼泪)长流不止。
这里曾是一片唐代的陵墓和汉代的寝宫,遗留下来的基础在舞罢歌休之后依然存在。
何况这败落的荷花和衰老的柳树,秋天的气息并不适合它们。
我凝视着,手中一卷金色的荃(古代一种乐器),问起宋玉的故乡,正是在陆瑁湖头。
感叹多年的踪迹,如今只是一位客人在皇城中游荡。
想要寻找燕昭的旧事,高台旁的野水依然悠悠流淌。
无聊至极,闲来吟唱与写作,满纸都是银钩(指优美的诗句)。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5年-约1700年),字启明,号白田,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创作受到了南宋词风的影响,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诗人经历了政治动荡与个人生活困惑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不满。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古词,诗人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的“百万呼卢,十千买醉”展现了人们在繁华背后却无从解愁的境况,强调了对欢乐的渴望与对忧愁的无能为力。接着,铜仙与铅泪的对比,增强了诗中音乐的沉重感。
在词中,诗人通过描绘唐代与汉代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提到的“败荷衰柳”则象征着衰败与凋零,暗示着对于人生的无常和对青春的怀念。最后,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结合,试图在悠长的水流中寻找过去的踪迹,透露出一种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追寻。
整首词通过音乐、历史遗迹与自然景物的交融,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百万呼卢,十千买醉,世间何策驱愁:
惹铜仙多事,铅泪长流:
一片唐陵汉寝,遗基在舞罢歌休:
何况是,败荷衰柳,总不宜秋:
凝眸。金荃一卷,问宋玉家乡,陆瑁湖头:
怅频年踪迹,只客皇州:
欲觅燕昭旧事,高台畔野水悠悠:
无聊甚,闲吟闲写,满幅银钩: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抒发了个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铜仙”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诗人
C. 历史
“百万呼卢”中“呼卢”代表什么?
A. 笑声
B. 音乐
C. 悲伤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A. 怀念与敬仰
B. 无所谓
C. 轻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