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8:16
碧桃花
作者:董嗣杲 〔宋代〕
何时和露种琼英,
素质轻盈骨骼清。
古观自栽千树艳,
重门谁锁一春情。
绡裳月曳瑶台晚,
绿蒂烟凝粉瓣晴。
几片雪香流出远,
涌金池傍涌金城。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春景的向往和对桃花的赞美。诗人感叹何时能在露水中播种这美丽的桃花,桃花的花瓣轻盈,骨骼清秀。古老的园林中栽种的千树桃花分外艳丽,但重重的门锁却又隔绝了春天的情意。绡裳在月光下轻轻摇曳,瑶台的晚景显得格外迷人;绿蒂上烟雾缭绕,粉瓣在晴空下显得娇美。几片飘落的桃花香气飘散得很远,映衬着金色池塘和金色城池的美丽景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宗道,号弘道,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趣,作品多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借春花之美,表达了对生命和爱情的期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慨。
《碧桃花》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通过对桃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诗中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营造了一幅既生动又富有诗情画意的春日图景。开头两句“何时和露种琼英,素质轻盈骨骼清”,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的美丽,突出了其轻盈的特质,让人不禁想要亲手栽种。接下来的“古观自栽千树艳”,展现了古老园林中的桃花繁盛,然而“重门谁锁一春情”则暗示了人们心中对于春天情感的禁锢,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中间几句“绡裳月曳瑶台晚,绿蒂烟凝粉瓣晴”,诗人通过对月色和花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意境,展现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最后两句“几片雪香流出远,涌金池傍涌金城”,通过飘散的花香与金色的池塘、城池相结合,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诗人似乎在描绘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桃花为引,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传达出一种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桃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反映了人们内心对于自由与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琼英”指的是:
A. 美丽的花朵
B. 繁盛的树木
C. 春天的雨水
“重门谁锁一春情”中的“重门”象征:
A. 美好的生活
B. 隔绝和失落
C. 春天的希望
诗人对桃花的描绘主要用来表达: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