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3:13
梅花七绝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林外啼禽自往还,
风前诗客倚栏干。
小园门锁黄昏月,
耿耿幽姿半夜寒。
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显冷清的黄昏时分,鸟儿在林外啼叫,自由往来;风中,诗人倚着栏杆,思考着诗句。小园的门在黄昏时锁上,月光透过树梢,显得格外清冷,幽雅的身影在半夜中显得越发孤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梅花”一词常用来象征清冷、高洁的品格,代表着在冬季中独自开放的坚韧与孤傲。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公明,号东斋,宋代诗人,擅长古诗,尤其是七绝。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及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陈师道晚年,正值他寄情山水,追求清静的时期。外界环境的纷扰与内心的孤独感使他在诗中更加强调自然与自我的关系。
《梅花七绝》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绝句,诗人在有限的字数中,巧妙地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宁静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冷。首句“林外啼禽自往还”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灵动,鸟儿的啼叫声和自由的往来,形成了与诗人独立倚栏的对比,突显出诗人的孤独。
接下来的“风前诗客倚栏干”,诗人以“诗客”自喻,暗示自己在风中思索,充满了诗意的沉思。小园的门锁在“黄昏月”下,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封闭和内心的孤寂。最后的“耿耿幽姿半夜寒”,则以“幽姿”描绘了梅花的独特倩影,象征着在寒冷中坚持自我的高洁品格。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细腻与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反映了人在生活中的孤独感,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词汇:
诗中的“诗客”指的是谁?
A. 游客
B. 诗人
C. 画家
诗中提到的小园在什么时刻被锁上?
A. 早晨
B. 正午
C. 黄昏
该诗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