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45
多谢千株岭上梅,
故人不到不先开。
耐寒气得中原正,
破梦春随使节回。
山寺云深封薜荔,
岩扉径滑瘗莓苔。
只愁别后遥相忆,
未必花时我便来。
感谢那千株岭上的梅花,
因为故人未到,它们不愿提前开放。
耐寒的梅花在中原正盛开,
春天的使者打破了梦境归来了。
山寺的云雾深锁薜荔,
岩石的门径滑溜,掩埋了莓苔。
我只担心离别后遥遥相忆,
未必在花开时节我能赶来。
韩崶(1677-1747),字子真,号双溪,清代诗人。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及时相聚的惋惜之情,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线,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友人相聚的思念。开篇“多谢千株岭上梅”表达了对梅花的感激,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提到“故人不到不先开”,则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梅花不愿在友人未到时提前绽放,流露出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
“耐寒气得中原正,破梦春随使节回”一联,描绘了梅花在寒冷气候中的坚韧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春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自然的复苏,也意味着人际关系的重新联系。接下来的“山寺云深封薜荔,岩扉径滑瘗莓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静谧和幽深的气氛,使人感受到一种隐逸的情怀。
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担忧和期盼,尽管离别在即,但对友谊的珍视让人期待再次相见的时刻。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绘,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和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情与自然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激、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友谊的珍惜。通过自然的描写,诗人传递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朋友的情谊在时间与空间中交织。
诗中提到的“岭上梅”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何担心“未必花时我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