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时间: 2025-04-27 07:16:32

诗句

白发思家万里回,小轩临水为花开。

故应剩作诗千首,知是多情得得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32

原文展示: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白发思家万里回,小轩临水为花开。
故应剩作诗千首,知是多情得得来。

白话文翻译:

白发苍苍的我思念家乡,尽管路途遥远。小小的窗户旁,水边的梅花绽放。想必我还会写下千首诗歌,这都是因为我对梅花的情感深厚。

注释:

  • 白发:指年老,象征思乡之情。
  • 思家:思念家乡,表露作者的乡愁。
  • 小轩:小窗或小屋,暗示宁静的环境。
  • 临水:靠近水边,营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色。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常用以表达情感。
  • 得得来:情感深厚而自然而然地写诗。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自古以来就是高洁与坚韧的象征,尤其在寒冬中盛开,被视为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 思家:在古代文学中,思乡情怀是常见主题,尤其在游子和老人的诗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洒脱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梅花的喜爱。梅花不仅是他的艺术灵感来源,也寄托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却充满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梅花的双重思念。通过“白发思家万里回”一句,苏轼道出了自己年迈而思乡的心绪,体现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接着描绘了“临水”的小屋,水边的梅花,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诗的最后两句“故应剩作诗千首,知是多情得得来”则表现了苏轼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他认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情感是促使他不断创作的动力。整体来看,诗中蕴含的情感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也有对梅花的赞美,展现了苏轼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白发思家万里回:表达了老年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强调了距离的遥远。
    2. 小轩临水为花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环境,梅花在水边绽放,画面优美。
    3. 故应剩作诗千首:表示自己因情感而不断创作,诗歌是情感的流露。
    4. 知是多情得得来:强调了自己对梅花的深情,是创作的源泉。
  •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对仗:如“白发”与“思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梅花深厚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年老、思乡。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代表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发”指代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思乡
    • D. 忧愁
  2.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
    • C. 快乐
    • D. 忧伤
  3. 诗中小轩的意象主要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 A. 喧闹
    • B. 宁静
    • C. 悲伤
    • D.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诗风: 苏轼的诗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 其二 菊夏摘则秋茂,朝凉试手 兰溪双塔 雨中遣闷 夏夜翫月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 过南荡三首 送沈虞卿秘盬修撰将漕江东二首 入长安闸 寄题赵漕秘阁东山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蚁拥 遣问 包含宵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萧墙祸起 包含禺的词语有哪些 方船 书缺有间 无万大千 阴线 五字诗 衾影独对 犬字旁的字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行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